多年的乡村教师生涯,让我习惯了平淡安静的生活。唯一不适应的,就是乡村的夜晚太黑,太静。
元旦前夕,我们几位老师散步回来,原本是要马上进宿舍的。“哗”一束银光突然从空中倾泻下来。刚刚穿上黑色大氅衣的校园,像一个被银光扎破的气球,校园的操场、教学楼、宿舍、厨房,纷纷从大氅衣下面钻出来。“咦,什么时候安装好路灯了?”
几十盏路灯挺着颀长笔直的身子,它们颔首低眉,脸庞含着笑意俯视地面,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发出温暖的明亮的光。犹如夜晚开出的几朵百合花,洁白无瑕,纯澈美丽。我仿佛还能闻到一股清幽的淡香,飘进鼻子。
“村里也有路灯了!”“还是太阳能路灯呢!”几位老师七嘴八舌地议论。
其实,一直受黑夜困扰的不仅是我们几位教师,还有村里的村民。每天吃完晚饭,乡亲们就待在家里。村子里漆黑一片的,上哪都不方便。苦了住得偏远的孩子,每天还要起早摸黑赶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小学上课。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到村子想到大城市漂亮的夜景,内心的渴望也与日俱增:什么时候我们农村要能过上像城市一样亮堂的日子就好了。
是啊,让农村过上亮堂的日子,让乡村的夜晚亮起来美起来,成了乡亲们梦寐以求的事,更成了村党员干部心中最牵挂的事。
在村委干部会上,大家就路灯问题展开讨论。有人说,解决路灯问题是好事,但前提是要有资金,不如再等两年。虽然才几万元资金,可这个偏僻小山村,如果要靠村委会自己解决,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有人说,现在村里的百姓在翘首企盼的事,怎么能等。村支书赖海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眸,神情坚定,说话中气十足。干!我们这些党员干部就是来帮百姓办事的,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情,我们就要想办法全力去干好。争取新年之前安装好路灯,点亮新年,照亮未来!一席话仿佛在全体村委干部心中插上了定海神针。这时,一阵和谐的微风从窗外吹进来,会议室沉闷的空气一扫而光,每个人心头都有说不出的舒畅。
村里先请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勘测和预算工作。缺资金,赖海就带领村委干部跑镇里、县里相关部门。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要扶持。软磨硬泡。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他嘴上经常挂着的一句话是:“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村道安装路灯的事情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很快完成了立项,进入实施阶段。
几十盏太阳能路灯运进了村庄,安装工人将它们每隔几十米一盏,安装在村道两旁。“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烁着无数的明星。”晚上七时,太阳能路灯会准时自动点亮,它们环保、节能、高效,发出明亮炽热的光芒,将夜晚的黑暗驱散。
元旦这天晚上,来到村民小广场凑热闹的我,看到辛勤劳动了一天的乡亲们,三三两两相约从各个屋场走出,欢欢喜喜地聚拢到村委会前的村民小广场。跳广场舞,练健身操,唱卡拉OK,休闲聊天。优美的旋律,飘荡在村子上空。人们的脸上,流淌着欢乐的小河。明亮的路灯下,村委会墙头上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几个大字,在夜幕下折射出红色的温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