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索

刘晓梅

版次:A03  2025年01月03日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事关国有企业的安全稳定及和谐发展。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不断变化,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关乎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只有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树“魂”,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品质和效果。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要研究职工所思所想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剖析职工思想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才能保障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持续不断的活力。

一、抓好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职工作为具体任务的实践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决定了企业发展决策的实施效果。为切实增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品质,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清新形势、研究新状况、处理新问题,与时俱进抓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和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投身企业发展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改善企业总体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既有助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也能够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增强实力。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战略规划中占有关键地位,通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工作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所以,国有企业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从现实入手,准确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做到有针对性和有目标性,防止盲目、盲从的现象。当前,有些国有企业中,职工仍存在对企业决策不理解、思想不重视、产生一些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不良现象,这与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是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决策层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国有企业决策层对职工思想起着决定性的引领作用,如果企业决策层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重生产经营工作、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执行层也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持无所谓的心态。在这样的环境下,职工的思想觉悟以及对企业的认知程度便会大打折扣,这种被动的观念导致企业既无法激励职工主动投身工作,又在打造企业文化和进取精神方面造成干扰,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国有企业的安全发展与职工队伍稳定。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有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尽管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累积了宝贵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吃老本”、犯“经验主义”错误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职工接受程度低,无法满足企业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有些国有企业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尽管对本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管理的工作人员队伍进行了组建培养,但却局限于以往固有的方法和途径,走过场、走形式,结合实际不够、创新思路不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自然也会不尽如人意。

对职工思想多元化的现实状况应对不足。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国有企业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为人们认识各种社会现象、了解当前世界形势提供了各式各样广阔而快捷的信息渠道,深刻影响着国有企业职工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所面对的对象素质、思维状态、人文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不能转变观念、无法适应这种时代变化、并不断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就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苍白无力,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成效也势必无法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三、探索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措施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秉承创新宗旨,只有开辟新途径、探寻新办法,才会呈现出持久的活力。

必须注重提升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国有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之前,首要保证的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在工作开展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时刻把握政治方向,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紧密结合党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必须注重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和参与教育培训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当今社会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国有企业职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员,其知识需求不断增长,而企业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以满足他们多元化的成长需求。企业可结合主题教育、警示宣传、党团活动、岗前培训等内容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职工提供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规党纪、理想信念、职业技能、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内容的学习资源,方便职工随时随地学习,引领职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还可以通过座谈会、研讨班等形式实现互动,促进职工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帮助职工更好地理解企业决策和目标愿景,并对投身工作实践产生更大的信心和热情。

必须注重贴近职工实际开展工作。既讲道理,又做实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国有企业职工思想上出现问题,有很大比例是由于现实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解决而造成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把管理型传统观念转化为服务型先进理念,不再将职工拉出来教育,而是主动贴近、及时关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和需求。要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变化,根据随时发生的新问题和思想倾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基层热点、难题不断涌现和职工思想活跃的现实状况,构建职工思想动态反馈体系,聘请党员干部、班组长等信息员构筑企业职工思想传达的“绿色通道”,有效搜集反馈各类信息,厘清职工思想脉络,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班组、深入一线,对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答疑解惑,给职工创造一个理通气顺的良好环境。

必须注重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程中,由于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观念等都会不断发生改变,若不进行正确适当的舆情监测和心理疏导,则很容易使职工产生心理冲突。因此,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防护和建设,切实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要落实好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各类媒体及传播平台属地管理原则,规范国有企业所属电子期刊、网站、“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的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网络监管,严格贯彻执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网络行为。继续发挥好第三方舆情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积极稳妥地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工作。

必须注重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形成的大家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国有企业要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必须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从而美化职工心灵、规范职工言行,弘扬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各项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舆论宣传阵地,不断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互动答题、展览展示等企业文化实践活动。鼓励职工结合家庭和工作实际,征集具有鲜明特色的亲情寄语、安全警句等,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职工日常生活,激励职工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彰显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综上所述,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培养优秀人才队伍的关键所在。通过提升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深入了解职工的特点和需求、贴近职工实际开展工作、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国有企业职工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系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