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部外伤的常见类型
1.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这是头皮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多因钝器打击或碰撞等原因,导致头皮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头皮下形成血肿。根据血肿所在的层次,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皮下血肿一般范围较小,质地较硬,疼痛明显;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较大,可蔓延至整个颅顶,质地较软,有明显波动感;骨膜下血肿则局限于某一颅骨的范围,多因相应颅骨骨折引起,血肿边界与该颅骨边缘相符。
(2)头皮裂伤:通常由锐器切割或钝器猛烈撞击等所致。伤口的大小、深度和形态各异,轻者仅为头皮浅表的裂口,重者可深达颅骨,甚至伴有颅骨骨折和脑组织损伤。头皮裂伤后出血往往较为凶猛,因为头皮的血供极为丰富。若伤口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容易引发感染,影响伤口愈合,严重时可能导致头皮坏死等并发症。
2.颅骨骨折
(1)线性骨折:是颅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因头部受到较轻的外力作用,如摔倒时头部着地等。骨折线呈线状,一般无明显移位,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局部头痛、肿胀等症状,有时在X光片或CT扫描时偶然发现。但需要注意的是,线性骨折可能会合并硬膜外血肿等颅内损伤,因此即使症状较轻,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凹陷性骨折:多由较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颅骨局部,如重物砸击头部等,导致颅骨局部向内凹陷。凹陷的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严重的凹陷性骨折可能会压迫脑组织,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偏瘫、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对于凹陷性骨折,医生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如凹陷深度、是否伴有脑组织损伤等,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复位治疗。
(3)颅底骨折:相对较为特殊且复杂。常因颅底部位受到强烈的外力冲击,如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车祸中的严重头部撞击等引起。由于颅底的结构复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通过,颅底骨折时往往会伴随一系列特殊的临床表现。
3.脑损伤
(1)脑震荡:是脑损伤中相对较轻的一种类型。多因头部受到短暂的外力冲击,如头部被撞击后瞬间的震动等。患者通常在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30分钟,随后清醒,但可能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也多无异常发现。脑震荡患者大多可在数周或数月内自行恢复,但在恢复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等。
(2)脑挫裂伤:往往是由于头部受到较为严重的暴力撞击,导致脑组织的实质性损伤,包括脑实质的挫伤和裂伤。患者的症状通常较为严重,伤后可出现较长时间的意识障碍,从数小时到数天甚至更长时间不等。同时伴有头痛、呕吐、肢体偏瘫、感觉障碍、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头颅CT检查可见脑实质内有低密度水肿区、散在的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等表现。脑挫裂伤的治疗相对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止血、预防癫痫、营养神经等治疗措施,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清除血肿或坏死脑组织。
(3)颅内血肿: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等。硬膜外血肿多因颅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等血管,血液积聚在硬膜外间隙形成。患者在受伤后常有短暂的意识清醒期(称为“中间清醒期”),随后因血肿逐渐增大,压迫脑组织,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并伴有头痛、呕吐、瞳孔变化等症状。硬膜下血肿则多因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硬膜下腔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伤后意识障碍多较为严重且呈进行性加重,慢性硬膜下血肿则多见于老年人,可在头部轻微外伤后数周或数月逐渐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精神症状等,有时容易被误诊。脑内血肿常与脑挫裂伤同时存在,其症状和治疗原则与脑挫裂伤相似,但病情往往更为严重。颅内血肿是头部外伤中极为严重的情况,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因脑疝形成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
二、头部外伤的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
(1)头皮损伤部位的疼痛:无论是头皮血肿、裂伤还是擦伤,受伤部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的程度与损伤的程度相关,头皮血肿的疼痛相对较轻,多为胀痛或刺痛;头皮裂伤的疼痛则较为剧烈,尤其是在伤口受到触碰或牵拉时。
(2)头皮肿胀与淤血:头皮血管丰富,受伤后容易出现肿胀和淤血。头皮血肿表现为局部隆起,根据血肿类型不同,其肿胀范围和质地有所差异。淤血则可使头皮呈现青紫或暗红色,严重的淤血可能蔓延至眼眶周围、耳部等部位,如颅前窝骨折导致的“熊猫眼”征和颅后窝骨折导致的Battle征等。
(3)伤口情况:头皮裂伤时可见明显的伤口,伤口的大小、形状、深度和出血情况各不相同。较小的伤口可能仅有少量渗血,而较大较深的伤口则可能出现大量出血,甚至呈喷射状。伤口边缘可能整齐(锐器伤)或参差不齐(钝器伤),有时还可能伴有头发、泥沙等异物嵌入。
2.全身症状
(1)意识障碍:是头部外伤后较为重要的症状之一。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轻者可能仅出现短暂的意识模糊或嗜睡,重者则可导致深度昏迷。如脑震荡患者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30分钟,而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患者的意识障碍时间则较长,且可能逐渐加重。意识障碍的评估通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反应三个方面,总分15分,分数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2)头痛与呕吐:几乎所有头部外伤患者都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的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跳痛等。呕吐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一般在伤后早期出现,呕吐次数和程度不一。若头痛和呕吐症状持续加重,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加重、瞳孔变化等情况时,提示可能有颅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
(3)头晕与眩晕:患者常感到头晕目眩,站立或行走时不稳。这是由于头部外伤导致内耳或脑部的平衡功能受到影响。头晕症状可能在伤后持续一段时间,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作者单位系西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