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有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位置,无论是紧急手术还是择期手术,全身麻醉都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安全、无痛的手术环境。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全身麻醉仍然是一个神秘且令人担忧的过程,本文就为大家揭开全麻的神秘面纱,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全身麻醉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或亲友的麻醉与手术有所帮助。
一、全身麻醉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等方式,将麻醉药物引入体内,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去知觉、痛觉和反射能力。但是这种抑制作用是暂时的,当麻醉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神志和反射能力就会慢慢地恢复。
全身麻醉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静脉麻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其中静脉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它的特点是作用迅速、效果确切;而吸入麻醉药物则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再进入血液,比较适用于那些需要较长时间维持麻醉状态的手术患者。
二、全身麻醉适用于哪些手术
全身麻醉适用于多种手术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手术。
骨科手术:上肢骨科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便于医生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下肢骨科手术有时可以采用椎管内麻醉,但全身麻醉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脑外科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的复杂性和对精度的要求,脑外科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这方便于医生在稳定的手术环境中进行一些精细操作。
心脏外科和胸外科手术:这类手术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控制要求较高,所以全身麻醉是首选。
普外科手术:对于较大的普外科手术,如腹部手术,尤其是上腹部肝脏、胃、胰腺手术等,采取全身麻醉方式非常必要。
甲乳外科手术:甲状腺手术和乳腺癌根治术也常采用全身麻醉,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手术操作的便利性。
其他手术:如人工流产、无痛胃肠镜检查等小型手术,虽然规模较小,但也可以通过全身麻醉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三、麻醉过程的详细解读
全身麻醉的过程包括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麻醉诱导:是患者接受全麻药后,由清醒状态到神志消失,并进入全麻状态。这一过程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来实现,麻醉诱导的速度和深度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方式。
麻醉维持:是指从患者意识消失到手术或检查结束或基本结束,停止追加全身麻醉药的这段时期,在麻醉维持阶段,医生会根据手术的需要和患者的反应,来调整麻醉药物的浓度和给药速度,以保障麻醉状态的稳定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麻醉苏醒:是指从停止全身麻醉药到患者意识完全恢复正常的时段,医生在此期间,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以保证患者可以平稳苏醒。在苏醒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喉咙痛等不适症状,医护人员会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全身麻醉的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事项
在进行全身麻醉前,患者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术前准备。
禁食禁饮:手术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食,手术当天早晨要禁止饮水,这样是为了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和误吸,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梗阻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心理准备: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心理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为此在术前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信心。
药物准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在术前继续服用药物,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且患者需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是否对任何药物过敏,以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个人卫生:术前需要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卫生,以降低感染的风险,还需要摘掉发夹、假牙、眼镜等物品,避免影响手术操作。
2.麻醉过程事项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和麻醉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给药方式。
药物剂量:麻醉药物的剂量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如果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如果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法满足手术需求。
生命体征监测:在麻醉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
呼吸管理:全身麻醉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功能,需要为其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在麻醉苏醒过程中,医生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保障患者可以平稳地恢复自主呼吸。
3.术后注意事项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管理与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需要继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保证患者平稳苏醒,并逐渐恢复自主呼吸。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医生会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的需求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呼吸管理:术后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呼吸道梗阻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密切关注呼吸机的参数和患者的呼吸情况。
饮食管理:术后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在初期要以清淡流食为主,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食,还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或饮料。
活动指导:术后会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肠道功能恢复,患者要积极配合。
总之,全身麻醉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为此,在进行全身麻醉前,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在麻醉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在术后,也要予以全面的管理与密切观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系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