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记者 袁中锋
“他在我们单位工作3年,内网上可以检索到28页500多条他的工作信息。”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民警芮峰说。
“他在我们单位工作2年8个月,用完了10个工作笔记本。”义城监狱政治处主任张艳清说。
……
今年7月5日,时任合肥市义城监狱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三级高级警长的张宏,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牺牲,年仅48岁。12月6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决定追授张宏同志“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家人与同事的眼里,张宏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12月25日,记者沿着张宏生前的生活与工作轨迹,走访了他的家人、同事等,共同缅怀这位“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父亲每个月的工资28块7毛钱,养活了我们一家5口人。”回忆起童年的生活,弟弟张鑫海说。1975年10月,张宏在肥东县撮镇镇的一农场出生,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二。高中毕业后,张宏考取了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
大学毕业后,张宏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合肥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财务科的一名民警,后历任合肥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副部长、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纪委书记、合肥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合肥市义城监狱纪委书记等职。
工作后的张宏从没有丢下学习,并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方式与责任。为了补充法律知识,财务专业出身的他把司法考试作为“小目标”。2021年,张宏如愿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如今,在他生前用的办公桌上,还摞着10本已经用完的笔记本,在74页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读本上留有200余处学习笔记。
“在张宏的身上,有一股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合肥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徐波说,合肥公安在警务保障领域的多项创新举措都有张宏的辛劳。“一些大型警用装备,虽然每个县区公安机关都需要,但使用率并不均衡。如果每个单位都配置,就会造成资产闲置与浪费。”徐波举例说,为提高警用装备利用率,张宏把分散在各县区公安机关的警用装备统一登记造册,并建立共建共用共享机制,实现了装备管理的集约化、应用的高效化。除此之外,张宏还与同事们一同破解警用被装供需不匹配难题,探索推出警用被装按需申领机制,后这一做法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
在包河公安分局任职期间,张宏探索实施基层所队设立纪检专员制度,打通了从严管党治警的“最后一公里”。在义城监狱,张宏牵头起草了《义城监狱党支部纪检委员工作职责》《义城监狱党支部纪检委员责任清单》,以此进一步明确、细化党支部纪检委员的“前哨”作用。
“他是一个自律到极致的人。”妻子黄军徽说。儿子考上大学后的升学宴,张宏仅请的一位“嘉宾”是自己的母亲。“就我们一家三口和婆婆一起吃了顿饭,弟弟想从上海回来都被他拒绝了。”黄军徽说,老家亲戚送来的礼金、土特产等都被张宏一一退了回去。
义城监狱执纪监督室一级警长沈彪说,工作中张宏时常提醒干警,作为一名政法干部必须守得住寂寞,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职业、敬畏自己的职业。
虽然对自己以及身边的人要求十分严格,但是生活中的张宏并非是一个无趣无味的人。下班后的他会陪妻子一起追剧,周末会给母亲做一顿丰盛的午餐……“7月3日晚,我们还一起看电视剧《上有老下有小》。本来说,第二天晚上继续看的。可是……”说到这里,黄军徽哽咽不止,满脸泪水。
“无论是理论水平、意志品格,还是业务素养、工作作风,张宏都是我们监狱的楷模。”义城监狱党委书记、政委袁中世表示,目前,义城监狱正按照省委常委会会议决定,组织全体干警向张宏同志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公仆意识、弘扬实干作风。
(转载自12月27日《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