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闫跃杰

版次:A03  2024年12月27日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着对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追求,这种历史传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使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需求日益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正是响应了这一需求,致力于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社会的进步也要求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得到更多的满足和提升,这也促使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紧密且深刻的联系。首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它强调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更加注重这种增长能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因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广阔空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全面发展也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生活的丰盈。再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成效的重要检验。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社会应该是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如果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加剧,那么这种现代化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通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以同时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首先,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能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共享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非少数人的富裕。其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意味着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还要关注增长的普惠性和共享性。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现代化带来的红利,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再次,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同时,这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价值取向。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第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等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第三,要完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样可以更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保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第四,要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有助于降低人民群众的生活风险,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完成脱贫的人民群众,再帮扶一把,防止返贫。第五,要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是改变人生轨迹、提升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支持,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就业能力。

我国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经历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作好应对困难的准备,充分了解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困难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踏实走好当前的每一步,持续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稳扎稳打,做好当前民生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民生建设。另一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有效发展路径,有力推进本地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作者单位系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