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及CT表现

张玲玲

版次:A03  2024年12月26日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威胁,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了解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及其CT表现,对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和大家聊一聊肺癌的几种主要病理类型,以及它们在CT影像上的表现特征,同时也提出一些肺癌检查诊断的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与应对这一疾病。

一、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

1.腺癌

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大约占原发性肺癌的50%~60%。腺癌多是生长在肺边缘的小支气管粘液腺中,与吸烟关系不大;腺癌倾向于管外生长,也可循肺泡壁蔓延。早期肺腺癌(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及部分微浸润癌)在CT上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O),随之细胞数量增多及肺泡腔塌陷,腺癌(部分微浸润癌及全部浸润癌)会表现为实性结节,并呈现出大小不一的特征。腺癌富含血管,局部侵犯和血行转移较鳞癌早,易转移至肝、脑和骨,且更加容易累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积液。

2.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

鳞癌在老年男性中比较多见,与吸烟密切相关,在原发性肺癌中约占20%~30%。鳞癌多发生在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管,并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在早期常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癌组织易变性、坏死,容易形成癌性空洞,其生长缓慢,转移晚,手术切除的机会相对多,且5年生存率较高。

3.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属于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的10%~20%。患者一般年龄较轻,40~50岁居多,且多数有吸烟史。小细胞癌多发于肺门附近的支气管,倾向于粘膜下层生长,常会侵犯管外肺实质,易与肺门、纵隔淋巴结融合成团块。此类型的癌细胞生长较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较早,易转移至脑、肝、骨、肾上腺等脏器。

4.其他类型肺癌

除了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外,肺癌还包括大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肺泡癌)及腺鳞癌等类型。

大细胞癌:可发生在肺门附近或肺边缘的支气管,一般癌细胞较大,但大小不一,常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呈实性巢状排列。大细胞癌转移相对晚一些,手术切除机会较大。

肺泡癌:是腺癌的一个亚型,患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男女发病率近似,约占原发性肺癌的5%~10%。表现有结节型与弥漫型,结节型典型CT表现与肺腺癌类似;弥漫型典型CT表现为单肺或双肺多发斑片实变影,与肺部感染比较相似,但患者无明显肺部感染表现,影像上显示病灶广泛但患者症状较轻。

腺鳞癌:鳞癌和腺癌混合存在,相对来说较为少见。

二、肺癌的CT表现

1.典型CT表现

肺癌的CT影像表现复杂且多样,主要包括肿块或结节、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和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等,具体如下。

(1)肿块或结节:肺癌在CT上典型的表现是肺内出现肿块或结节,这些肿块或结节可能呈类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可能清晰或模糊,且密度较高。肿块或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会因肺癌的类型、分期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分叶征:肺癌病灶在CT上常表现为分叶状,这是由于肿瘤生长速度不均匀或受到周围组织的阻挡所致,分叶征是肺癌的一个重要征象,对与其他肺部病变相鉴别很有帮助。

(3)毛刺征:肺癌病灶边缘常可见细小毛刺,这种征象称为毛刺征,毛刺征是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的表现,其出现率较高,也是肺癌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4)胸膜凹陷征:当肺癌病灶邻近胸膜时,可牵拉胸膜形成凹陷,这种征象称为胸膜凹陷征,胸膜凹陷征主要和肺癌当中的肺腺癌类型有关,对肺癌的定位诊断很有帮助。

(5)空泡征和空气支气管征:部分肺癌病灶内部可见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这是由于肿瘤内部坏死或支气管受肿瘤压迫所致,这些征象对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6)血管集束征:肺癌病灶周围的血管向病灶聚拢,形成血管集束征,这也是肺癌的典型征象之一,反映了肿瘤对周围血管的侵袭与破坏。

2.CT特定表现

不同类型的肺癌在CT上也有其特定的表现,主要如下。

(1)腺癌:早期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O),随之病情发展表现为实性结节,边缘光滑,并会具有分叶、毛刺。

(2)鳞癌:此类患者的典型CT表现为肺门区肿块伴肺不张。

(3)小细胞癌:此类患者的肺内小肿物但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

(4)大细胞癌:此类患者CT可见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巨大肿物。

(5)肺泡癌:此类患者的结节型与肺腺癌类似,弥漫型表现为单肺或双肺多发斑片实变影。

三、肺癌检查诊断的注意事项

肺癌的检查诊断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1.保持良好心态:肺癌属于恶性肿瘤,在确诊后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在进行检查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情绪过于激动,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2.提前停止服用药物:如果在检查前服用过抗癌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检查前,患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并咨询是否需要停药。

3.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患者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影像学检查: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其中CT检查是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核磁共振检查则有助于评估肺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

5.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还可能需要进行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穿刺活检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总之,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了解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及其CT表现,对于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肺癌筛查活动,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的踪迹,避免延误治疗。

(作者单位系宣城市泾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