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年末的深情告白

管淑平

版次:03  2024年12月26日

腊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一年之中,腊月便是压轴。在人们的心中,腊月是和过年紧密相连的,人们对腊月的情愫也是特别亲切厚重。

走进腊月,风似乎变得更加凛冽,它像一把锐利的刀,划过脸庞,带来刻骨的寒意。然而,这寒冷中却蕴含着一种别样的温馨。街头巷尾,红红的灯笼开始高高挂起,那一抹抹鲜艳的红,宛如冬日里的火焰,驱散了寒冷,因为腊月的尽头就是年,挂起来的红灯笼,就像挂起了满满的幸福和喜气,那燃烧着的烛光,是人们心中对新年的期盼。

腊月的集市,是一幅热闹非凡的画卷。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摊位之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盛大的合唱,是腊月唱给冬天的乐章,是人们唱给美好生活的歌谣。集镇的铺子上,堆积如山的糖果、干果、腊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碧绿的蔬菜硕大厚实,香甜的米糕软糯爽滑,集上的诸多东西都是人们自家亲手做的,价钱也很实惠公道。也只有在年底的时候,集市上才更加热闹,赶一个大集,将家里需要的东西准备齐全,也图一个安稳。

腊月里,就连厨房也弥漫着更加浓浓的烟火气息。母亲忙碌的身影,也在这个腊月里变得格外伟岸。她熟练地切肉、洗菜、包饺子,手里似乎总是不肯闲着,为我们一家人准备着丰盛的饭菜。蒸锅上冒出的腾腾热气,电饭煲里的米饭香气扑鼻,砂锅里煮着的排骨咕嘟作响,熟悉而亲切的香味弥漫在整个房间。

人们对腊月的期待,也同样藏在了那熟悉的腊味中。一到腊月,村里人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忙着杀年猪,然后又趁着天势晴好,制作腊味。不论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腊肠,还是肉质紧凑的火腿,在人们充满智慧而勤劳的双手下,化作了舌尖上的一大慰藉。

腊月的另外一道忙碌便是腌咸菜。白菜,要选择个头饱满、青白相间的。先清洗泥土,去除杂质,再撒上盐巴,装进坛坛罐罐,等待时间的发酵。这就像选美比赛一样,白菜展现着十八般武艺,把它的酸香呈现出来。以前住在乡下,家里没有吃的东西,煮一点小面,再搭配一点咸菜,也能同样吃得安心,因为冬天的寒冷和生活的窘迫并不能阻挡我们心中潜藏着的希望。

腊月的夜晚,祥和而温馨。繁星点点,明月高悬。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讲述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饭后,大人们聊着家长里短,所谈的内容无非是这一年的收成如何以及往昔的岁月变迁,总之没有一句不吉利的话语,这是人们对腊月的宠溺。至于年轻一辈,似乎也没有什么宏阔的愿望,家人健安,事业稳当,国家太平就是他们心中最朴素的愿望,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忙碌和事业,有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压力。不过,压力同时也是动力,于是他们更加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努力着。

腊月,也是思乡之情最浓郁的时刻。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风雪多么肆虐,都阻挡不了他们回家的脚步。一年的三百六十五个日夜一大半日子都在辛勤忙碌,也就只能等到了这年末,人们也会愿意提前订好车票,然后尽量在年关赶回家,只为了跨越千里,与家人相聚。因为家,是心灵的港湾;因为腊月,是团圆的象征。他们带着一年的疲惫与收获,怀揣着对亲人的思念,踏上归乡的路,风尘仆仆,流水迢迢。

腊月,更像是一种沉淀。年初时,在心里许下的梦想和制定的规划,沉淀在我们的努力中;读过的书籍,某些深刻的话语和哲思,沉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成了我们灵魂的养料;去过的地方,交过的朋友,沉淀在了我们零零碎碎的时光里,令我们的生活不再孤寂。

腊月,是年末的深情告白。它用寒冷考验着我们的意志,用温暖抚慰着我们的心灵;它用忙碌充实着我们的生活,用团圆诠释着家的意义。腊月一到,我们对过年的期待也一天天深刻,一天天具象化,因为,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中,过年与团圆是一种不能忽视的集体性质的民族情节,而悄然到来的腊月便是这场盛大宴会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