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温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术中低体温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体温下降到36℃以下,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50%至70%。低体温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还可能增加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为此,预防术中低体温已成为手术室护理的重要目标。本文将和大家聊一聊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危害等知识,并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手术室护理来有效预防这一并发症,希望对提升患者的手术安全和舒适度有所帮助。
一、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与危害
1.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原因
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手术室的环境温度通常维持在较低水平,以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但这种低温环境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却是一个潜在的体温下降因素。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通常是需要处于裸露状态,皮肤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就会导致热量散失。
第二,麻醉药物的使用也是导致术中低体温的一个重要因素,麻醉药物能够抑制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降低机体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而且麻醉药物还能够扩张血管,增加皮肤血流量,进而加速热量的散失。
第三,手术过程中的液体输入、输血以及体腔冲洗等操作,也会导致患者体温的下降;这些操作会使用大量的低温液体,低体温液体进入患者体内后,也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体温下降。
2.术中低体温的危害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第一,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因体温下降,患者的代谢率降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减慢,会导致苏醒时间延长。
第二,低体温会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体温下降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白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功能降低,会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
第三,低体温还会影响凝血功能,体温下降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进而增加术中出血的风险。同时,低体温还会降低血管壁的弹性,可能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
第四,低体温还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体温下降会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这种影响尤为显著。
二、做好手术室护理,预防术中低体温
1.加强手术室温度管理
为了预防术中低体温,需要加强手术室温度的管理,手术室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一般建议室温保持在22至24℃之间。在手术开始前,需要提前将手术室温度调节到适宜范围,以减少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体温下降。同时,手术室内的湿度也需要保持在适宜水平,防止水分蒸发以及热量散失。
2.采取保温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来预防低体温,可以使用电热毯、保温毯等保温设备来维持患者的体温,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加热来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减少热量的散失;也可以使用加压气体、加温盖被等辅助保温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温服务。
3.预热液体和血液
在手术过程中,输入的液体和血液需要提前预热至适宜温度,一般是建议将液体和血液预热至37℃左右,防止因输入低温液体而导致的体温下降。预热液体和血液不仅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也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4.减少体表和体腔热量散失
为了减少体表和体腔的热量散失,可以尽量减少手术部位的暴露时间,使用手术单、纱布等物品覆盖非手术部位,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在手术过程中,不要使用大量的低温冲洗液;在手术结束后,应及时为患者盖上保暖物品,以维持其体温稳定。
5.加强体温监测和记录
在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体温监测和记录,通过使用体温监测仪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低体温的情况,且要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以便为术后护理和评估提供参考。
6.提高护理人员的低体温预防意识
为了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还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低体温预防意识,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低体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掌握体温监测和记录的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对低体温预防的重视程度和技能水平。
7.优化手术流程和操作
为了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还可以优化手术流程和操作,如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的创伤面积和手术时间;在输血和输液时,尽量为患者使用预热后的液体和血液;在冲洗体腔时,尽量使用温水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吸收,从而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风险。
8.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也是预防术中低体温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以及预防低体温的方法和措施等相关知识。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体温管理,如提前穿着保暖衣物、避免在手术前饮用冷饮等,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可以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配合度,也有助于提高低体温预防的效果。
总而言之,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预防术中低体温,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加强手术室温度管理、采取保温措施、预热液体和血液、减少体表和体腔热量散失、加强体温监测和记录、提高护理人员的低体温预防意识、优化手术流程和操作以及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等,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继续加强对术中低体温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预防措施和方法。同时也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低体温的预防意识和技能水平。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单位系宣城市泾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