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新质生产力的法治基石

盖洪旭

版次:A03  2024年12月20日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超越传统生产力模式的新型力量,而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当前,我们必须协调好新质生产力同法治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独特优势,加快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法治建设,筑牢新质生产力的法治基石。

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立法保护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变革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升。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数字法治建设、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网络安全等新兴领域的立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制定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立法体系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和规则,还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等诸多重要经济活动的规范化。今后,要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保立法主体适格、立法过程公开透明,加强立法监督,吸引社会公众参与立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当今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完善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体系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无论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就像一座灯塔,为创新照亮前行的道路。其中,加强著作、商标、专利等方面的法律保护,尤其是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生成、大数据汇总的版权归属等知识产权保护,亟须以立法加以保障。鉴于此,我们应明确新质生产力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思路,以防范和化解知识产权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所面临的风险挑战。

营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法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法治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创造公平的营商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和生机活力,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利用,促进效率最大限度的转化,最终促进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法治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在确保营商环境公平性及法律法规完备性的基础上,企业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效率,降低成本支出,从而增加利润空间。同时,良好的法治环境还能帮助企业规避潜在风险,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不仅有利于现有企业的稳定发展,也为新企业的进入和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完善。

政府在经济运行中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这一系列职能的合理发挥有助于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层出不穷的新型市场主体与交易形式使现行的法律政策难以全面覆盖和应对,从而导致公平的法治营商环境难以形成。因此,法治政府应在充分认识市场业务模式及法律缺陷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法治工作队伍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的范畴,由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两部分组成。传统意义上法律职业主要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而法治专门队伍则是指党政机关中从事法治工作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内容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三大领域,具体包括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员、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以及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法律服务队伍则由公证员、律师、仲裁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在总结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普遍规律和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推进各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催生了对法律服务领域的新需求。在知识产权、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领域,对法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法治专业人才的关键阵地,必须发挥其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化对新质生产力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构建和完善相关学科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关键途径,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各部门法律知识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法治环节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法治人才。

总之,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立法体系,营造公平的法治营商环境,以及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是当前和未来时间内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些任务的实现,不仅需要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监督。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系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