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年休假”成为职场隐痛

刘予涵

版次:03  2024年12月20日

2024年即将结束了,职场的伙伴们,你们今年休假了吗?

带薪年休假是法律赋予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虽已推行多年,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带薪休假仍是纸面上的权利,在一些企业尤其是私企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人社部此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带薪年休假天数理论上约为10天,但实际上人均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仅为6.29天,民营企业职工的平均休假天数更是不足4天,超过72%的民企员工从未完整享受过年休假。

法定带薪年假,为何休起来那么难?从企业角度来说,一些中小企业考虑到职工休假难免导致部分岗位人手空缺、用工成本提高,可能影响企业的运转和市场效益,迫于经营压力和带薪休假所产生的人力成本,往往消极对待。从劳动者角度来说,许多职场人对休假心存顾虑,担心要求休假可能影响岗位稳定、晋升机会甚至被辞退,往往不敢或不愿申请年休假。而从监管角度来说,法律监督不够,缺乏行政执法力度,导致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劳动者维权比较难。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尊重和善待员工,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不少企业认为员工休假会影响企业效益,事实上,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确保劳动者享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对于缓解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以及提升工作热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给予劳动者适当的休息,使其调整到最佳状态,反而增加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

笔者以为,要想让带薪年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多措并举,合力改善。企业方面要从长远经营考虑,把带薪休假当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的重要手段,从而为企业留住人才,提高竞争力。相关执法部门应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维护法律严肃性。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舆论引导和法律宣传,营造社会舆论和法律环境的支持氛围,让劳动者敢于维护自身权益。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工会组织也应发挥自身作用,积极调解该类纠纷,为劳动者维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