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鲜明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继续构筑和平发展道路。构筑和平发展道路寓意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统筹。统筹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而作出的道路选择,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表达。从正确道路选择到强烈时代表达的全覆盖,中国共产党把握人民路线的基本方向、把握时代潮流的能动属性、坚持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系统原则,以求在世界大变局中巩固化危转安的大局意识,接续开创全新道路的自信征程。从大局意识到自信征程,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向世界各国发出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从富到强的伟大梦想一直在千秋伟业的道路上砥砺奋进。这种英勇顽强的主动创造精神赋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精准提升。
一.构筑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外交的方法论和实践论的统一
国内稳定与国际和平这两个大局是互联和统一的。从厚植和平发展道路的哲学思维出发,本体(中国)通过语言(中国观念)来思维的社会行动(中国创造),其所具有的抽象和纯正的思维意识(中国形象)必然带有本体论上的有关道德(义利观念)的一般普遍真理。从对标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认识出发,本体以协调一致的方式(中国方案)、能动性的感知(中国智慧)、自觉性的调整(中国速度)来规划自身所具有的基本秩序认同(治理体系)。这种内在和外在相统一的形式所表达出的社会活动是本体创造性的发挥哲学思维与实践认识的必然路径。
和平与发展这两个主题是协同助力中国谋大局的。接续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一种开拓思维的方法论,也是一种有益表达的实践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的聚合揭示了有关和平发展道路的一般规律:一种至上的价值意义和有条件的选择权。这种价值意义是中国通过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条件的选择权是中国以自身可持续发展践行世界和平大局的目标达成。
二.构筑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外交的主观与客观真理的统一
真理具有绝对适用性、无可争辩性。主客观相统一的真理就是最终真理的活的有机体。在活的有机体(国家安全体系)的内部,深化和平发展道路就是错综复杂的系统(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之间所具有的贯通与融合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昭示系统内部优化(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结果符合内容上的一元性(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和形式上的多样性(良性互动和长治久安)的统一。在系统内部优化的全场景,主客观相符合的真理从道德释义(健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实践标准(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逻辑推演(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的内涵上不断形成有效集成模式,直至发展到正确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阶段。
真理的客观属性是不依赖人的意志。接续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对主客观相符合的真理的道德正义认同,也是对一种合乎人类社会实践范式、以历史发展和现实条件变化为准则的理想信念的认同。这种道德正义彰显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积淀所深耕的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昭示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艰苦创业、刚强守业的认知理性。
三.构筑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外交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一种存在于自觉行为上的实践力量。从逻辑规律的现实性讲,接续和平发展道路并非静止不动,自我独立;而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中发挥了一种运动原则(良性互动)。这种原则是基于长期复杂的历史周期(监测预警)、逻辑结构(协调指挥)、深层系统(联动高效)的变革而产生的运行机制。在运行机制的原点,和平发展道路本就不处于零和的态势(科技赋能),反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有机能量体。量变飞跃到质变的过程是必然的,但连通到质变的实践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和最后归宿(中国式现代化)却是不可估量的。要想顺利到达质变的彼岸,深化和平发展道路一定要以排除混乱和错误的手段(扫黑除恶常态化)、消除应有共知的文化偏见(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辩证地创造理性价值(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准则为前提。这最终为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自由飞跃提供科学性的证明。
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中国推进和平发展道路既是符合真理的需求,也是现实外交哲学的内在性总括。内在性总括揭露中国要做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与各国互助携手发展,以期实现合作共赢的全链条。从符合真理的需求到外交哲学的内在性总括都反复重申了中国立场:筑牢和平发展道路这一伟大实践举措不能以牺牲中国的正当权益、核心利益为代价。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经验中形成的独具优势的科学理念,是全国各族人民自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客观选择。科学理念与客观选择的统一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核心的精确总论,又是对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强化认知。历史已经证明,践行伟大道路离不开伟大思想的引领,凝聚伟大精神离不开伟大道路的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和定位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先锋力、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力。要而言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将再续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