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系民生扶稳百姓“菜篮子”

版次:A01  2024年12月17日

本报讯 “这个店面不小,改造后一个月房租多少钱?”近日,大通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在走访洛河镇洛涧菜市场时,与商户王女士亲切交谈。“洛涧菜市场改造后,买菜的人多了,生意更好了,这么大的一个铺子一个月也就不到2000元房租”。王女士开心地说。

收集民意找准服务方向。为让洛河村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洛河镇人大代表积极推动洛涧旧市场整治提升工作。借助人大民情信箱,洛河镇人大收集到了“关于加强对洛涧农贸市场管理”的建议。对此,洛河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聚焦规范洛涧菜市场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拟定洛涧菜市场提升扩建项目建议书并上报区委、区政府,后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建设洛涧菜市场,建设资金达550万元。改造后的洛涧菜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场内按照熟食、蔬菜、肉类等划分区域,实现了鲜、活、生、熟、干、湿商品分区经营。

实地走访提增监督实效。农贸市场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保障群众买得放心、实惠,吃得安全、放心,区人大常委会切实强化多元化精细化工作监督,多次走访洛涧菜市场商户、周边居民、菜农等群体,广泛倾听群众的诉求和建议,围绕农贸市场的“痛点、堵点、难点”现场交办,联系城管等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同时,要求洛涧菜市场管理方,在菜市场周边增加标识,引导群众规范停车,在市场内增设自产自销便民摊位,方便周边村民销售自产时令蔬菜。

巩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改造后的洛涧菜市场光线明亮、规划有序,环境卫生有了极大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居民的购物体验感。我们要对洛涧菜市场开展持续监督,巩固菜市场改造成果。”大通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大代表主动加强对市场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经营户自觉维护摊位及周边的整洁,督促市场落实定时清扫保洁制度,做到定期进行环境消杀、疏通下水道系统,保持地面干净,防止污水外溢,规范垃圾处理,确保菜市场保持干净与整洁的环境。

小菜场,大民生。大通区人大代表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履行监督为民职能,监督旧市场升级改造,帮助群众扶稳“菜篮子”,让群众拎出更多“幸福感”。 (本报通讯员 胡开群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