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全国推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以来,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果。究其原因可知,农村综合性改革具有统筹整合现有政策、验证政策成效、发挥改革政策效能的宏观功能,可有效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响应新时代农村综合性改革的新要求,探讨农村综合性改革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探寻农村综合性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综合性改革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
农村综合性改革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可增强农村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体而言:
其一,农村综合性改革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在农村综合性改革过程中,通过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可以确立农村居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这一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土地分权化、农村居民分散化等发展瓶颈问题,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深化推进农村金融和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还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居民融资难、贷款贵的问题,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力。
其二,农村综合性改革能够显著推动农村生产力的现代化进程。通过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而且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这些举措,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生活水平的持续优化。
其三,农村综合性改革能够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坚持党管基层导向,可以加快基层党组织建设步伐,从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其四,农村综合性改革有助于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一方面,推进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养,改善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实施文明乡村建设,通过制定良好和完善的村规民约,能够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推动农村综合性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是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在现有的产业发展机制基础上,持续强化联农带农作用。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生产,实现农村居民就近就业增收,增加农村居民就业选择。依托数字乡村机制,在不加大农村居民就业生产压力的情况下,提高更多农村居民的经济收益。继续发挥农村合作社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在深化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企业与村集体的合作共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发展为核心,发展循环农业、旅游农业、农事体验等农业产业,以低碳农业、智慧农业为导向改革传统农业,完善乡村产业链。发挥生态农业、电商直播、社区生鲜电商等数字化农业新形态,丰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是加强乡村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乡村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定向定点培养农村综合性改革人才,形成“农村居民+大学生+专家”的三位一体人才培育制度,培养一批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创新创业带头人、职业经理人和经纪人。政企校联合培养适合乡村治理和乡村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大学生人才,依托基层文化站与县镇技能培训中心,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加强人才返乡引导,实施配套政策及有效激励机制,吸引高校毕业生、乡村经营者、外地务工人员、外地经商人员等群体参与家乡农村综合性改革,发挥好新时代人才集聚效应。
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试点地区先行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乡村光纤增速建设,力争实现农户农田网络全覆盖。在实现自动化农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村内互联网全覆盖,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北斗卫星系统等,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智能化农业、数字化农业发展新格局。引入数字化基层生活服务体系,打造地方基层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一体化线上智慧服务。
四是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落实基层党组织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建立健全选拔、培养、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农村干部岗位培训轮训工作,完善农村干部激励机制,增强农村干部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农村基层工作有人干、干得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面向基层建立党支部,不断拉近党组织与农村基层距离。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的落实落细,由基层党组织、基层社区人员带头,与农村居民共同参与公益项目建设,发挥财政支农作用。坚持民主导向,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协商机制,让更多农村居民有机会发言、发言听得见、发言能落地,形成党组织与广大村民共管治理态势。
综上所述,农村综合性改革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来源。为落实党中央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以中央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导纲要,坚持不懈落实好富民乡村、数字乡村、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创新四项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守正创新,统筹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
(作者单位系中共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