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小学法治教育要以多元文化发展视角构筑育人新平台,并把“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的法治内核融入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使“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的重要理念贯穿法治教育全过程,充分运用“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思路,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法治教育引导,进一步为实现“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发展目标注入教育动力。总之,中小学要紧紧围绕法治教育,深化育人培养实践布局,始终以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培养法治思维为导向,构筑多元协同课程体系,为学生成长为知法、学法、守法、护法及用法的优秀少年夯实基础。
一是以知为行,知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法治教育强调知识的获取与实际行动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的文化案例与历史文化要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深入认识法律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与社会正义、平等与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支持。新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发展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素材,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及学习不足,有针对性地对多元文化内容进行选择。譬如,利用现实生活情境的多元文化要素,采用生活化教学进行法治教育,将学生身边的人或物与法治教育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法家文化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的文化内涵,把何为“法治”及“法治”的意义与价值,以学生能理解的话语进行表达,真正让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可以说,在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让教师从多个不同角度阐述“法治”的内容,提升学生对“法治”这一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够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提供重要助力,协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谋篇布局。
二是以学为基,学法。古人云:“愿法能治其人,而人必自纠其心。”苏联杰出的教育家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提到,“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义务,不了解惩戒,老师就放弃了一部分自己应尽的职责。”法治亦是如此,惩戒仅仅是手段,是维护秩序的应许权利,并非目的本身。多元文化的发展为学生“学法”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与维度,使中小学的法治教育能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式持续强化,进而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让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等法治原则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以彰显,从而更好凸显中国式法治建设的制度优越性、前瞻性。能把法治认同中公平、正义、自由、秩序、效率、平等及人权的种子深埋于学生的内心深处,为学生注入一股“学法”的动力。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背景下,要改变以往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对课程知识的枯燥解读,而是要以文化沁润、文化对比的方式,将“法治”的内涵进行立体化呈现,真正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及理解法治必要性提供新渠道,进而铸牢“以学为基、以思为筏、以行为桨”的教育实体。
三是以德为重,守法。多元文化强调价值观的多样性,在此背景下,法治教育必须将道德与法律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外在约束,更是内心的道德规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法治”中的伦理问题与法律案例,助力学生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复杂关系,探讨社会公正与法律的相互影响。同时,教师要着力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守法不仅是个人义务,也是对社会的承诺,进而让学生理解守法精神不仅是法律条款的简单遵循,更是体现个人道德水平的一种载体。同时,多元文化的发展也对培育学生“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优秀品质提出了新要求。要让我国现代文化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以修身、立身立德”的精神内核能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进一步把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使“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的内在引领成为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铺垫,为学生“尊法、守法”提供教育保障。
四是以情为引,护法。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对于法理、法律的理解相对较为浅显,且法律知识的学习门槛相对较高,内容较为枯燥。而情感的表达能够激发学生对法律的认同与尊重,因此,法治教育应通过情感教育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元文化,搭建体验式学习平台,基于模拟法庭、辩论赛及法治宣传活动等积极开展实践互动,并在法治教育方面持续提升教学亲和力,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与以身作则,激发学生在情感上与法律产生共鸣,并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关注的热点时事、国际法律要闻等引入课堂教学,借助不同文化视角针对法治建设、法律制度及法律条款等进行解读,并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等方式,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法治的价值,从而增强其法治意识,进一步为学生主动“护法”提供教育支撑,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五是以用为导,用法。多元文化为法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中小学法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显著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要通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法治教学的课程实践。如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及社区法律咨询活动,让学生自觉担起法治宣传的责任,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此类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思考,让学生深入了解如何“用法”。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亦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不断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并借助多元文化资源,打造法律学习小组,利用法律制度中的部分条款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改变法治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为学生“用法”提供一个实践平台。“以用为导”的教育实践可为学生理解“法治”精神的内涵提供新的载体,使学生能在法律条款的解读、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个人权益的魅力,同时,这也为教师未来深入开展法治知识讲解提供着有效支撑与素材积累,为学生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创造了实践条件。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常德市郡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