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王笑滢 李婷燕

版次:A03  2024年11月29日

红色基因贯穿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政治本色的精神密码,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精神标识。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从党的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书写壮丽诗篇。

一、红色基因的精神特质

红色基因体现为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精神品格,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价值追求。其精神特质包括人民至上、英勇斗争、开拓创新等。它们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人民至上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当作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写在旗帜上,融入血液基因中。从推翻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到带领人民当家作主,从解决人民生活温饱到带领人民脱贫奔小康,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民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传承人民至上的红色基因,把中国式现代化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理想宗旨传承下去,充分发挥14亿多人民的创造伟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二)英勇斗争

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一百多年的光辉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党始终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斗争中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在斗争中饱经磨难而生机盎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式现代化通过伟大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通过伟大斗争走向未来。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其任务极其艰巨繁重,需要我们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日益严峻复杂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双重考验,既有风高浪急,又有惊涛骇浪。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真正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三)开拓创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始终秉持开拓创新的理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它的提出突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长期垄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为人类文明宝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一条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激发中国人民的创造活力,发扬实干精神,才能战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二、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

(一)增强传承红色基因责任感,实现自觉传承

传承红色基因,首先需要明确“由谁传承”“主体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这明确了红色基因传承的责任主体。每一位公民都应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积极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风貌,并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主动承担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主体责任,自觉做红色基因的宣传者和赓续者。

(二)创新红色基因传承方式,实现灵活传承

教育是最好的传承,应把红色基因变成最大的教育资源。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学校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红色资源,开展红色基因教育,从红色历史、红色思想、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人物、红色遗址等方面着手,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红色基因传承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传承活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同时,激励广大青少年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三)优化红色基因传播渠道,实现高效传承

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可以优化红色基因的传播渠道,有效推动红色基因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实现红色基因高效传承。一方面,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宣传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鼓励和支持主流媒体开设红色文化专栏或专题节目,生动展现红色基因的内涵与价值。另一方面,要筑牢网络宣传阵地。通过开通红色基因宣传教育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打造一批集学习、教育、互动、传播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网络平台,为公众提供便捷的红色文化学习资源,并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发红色文化虚拟现实体验项目,让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红色基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系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