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冰
1
楚平王(原名熊弃疾,当楚王后改名熊居,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担任楚王13年)执政楚国的时候,郢都继续着它的繁盛。
在郢都最著名、最超级豪华的文娱场所里,每到夜晚,华灯璀璨,灯红酒绿,歌舞之声直冲云霄。
其中的压轴绝演,更是万众期待,人气爆棚,郢都空巷。
郢匠石(姓石的郢都工匠)出场了,他一身短衣装扮,显得精瘦干练,身姿挺拔,颇有颜值,犹如现在的超级演艺明星。
不知何时,郢匠石的手里多了一柄大斤(青铜铸造的大斧)。
大斧的刃口,磨砺得锋利雪亮,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着寒光。
郢匠石舞动大斧,速度越来越快,运斤成风。
寒光闪闪,似乎都能感受到阵阵寒风。
舞罢收斤,郢匠石气定神闲。
这时,从观众中走出来一位郢都美女,向郢匠石献上她的几根长长的秀发。
郢匠石把美女的几根秀发,放在斧刃上,只见他轻轻一吹,秀发即断。
大斧锋利,吹可断发。
大家可能以为,这就是郢匠石的绝演。
当然不是。这只是开场的预热和铺垫,郢匠石借此展示他那无与伦比的挥斤之技和锋利无比、吹发可断之斧。
这时候,郢匠石的搭档出场了。
郢匠石在搭档的鼻尖上,抹上一层薄如苍蝇翅膀一样白色膏泥。
只见郢匠石如同开场那样,舞动大斧,速度越来越快,郢匠石和他的大斧都看不见了,只有道道寒光,斧影翻动,寒风阵阵。
场内寂静无声,观众有的用手捂紧嘴巴,有的冷汗湿透衣服。
突然,郢匠石抡起大斧,闪电般向搭档的面部砍去。
观众失声惊叫。
郢匠石收斤。
搭档鼻尖上的白灰被利斧削去,鼻子毫无损伤。
搭档站在那里,心如止水,镇定自若,稳如山岳。
掌声惊雷持久,欢呼声环绕屋宇。
据说,楚平王熊居不止一次装扮成郢都平民,混迹于人群,去欣赏这个绝演。还盛情邀请郢匠石和他的搭档,到楚王宫表演。
列国国君,都想邀请郢匠石和他的搭档,去为他们表演,争相一睹传说中的绝技。
大约一年以后,宋国的国君宋元公,邀请郢匠石去宋国表演。
郢匠石回复说,他已经不能表演这个绝技了。
宋元公不解何故,追问。
郢匠石伤心地告诉宋元公,他的搭档因病去世了。
自从郢匠石的搭档去世后,郢匠石再也无法表演这项绝技。
此后,这项绝技就失传了。
如你所知,这个著名典故叫做“郢匠挥斤”。
出自《庄子 徐无鬼》。
2
公元前241年,由楚相春申君黄歇力主,楚国主导发起,楚考烈王熊完担任纵长,黄歇担任联军总司令,楚、燕、韩、赵、魏东方五国第五次“五国攻”失败。
是否发起和实施“五国攻秦”,在考烈王熊完和楚相黄歇之间,存在着巨大分歧。
第五次“五国攻秦”,楚军主力和精锐损失惨重,考烈王痛惜不已,恼怒异常。
第五次“五国攻秦”的失败,是考烈王熊完和楚相黄歇之间关系的分水岭,被公认为考烈王熊完和楚相黄歇“君相失和”的标志性事件。
“君相失和”,也就是君、相关系的破裂。
不要小看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对楚国政局乃至于楚国国运和楚国最后的走向,都有着致命的影响。
那么,导致考烈王熊完和楚相黄歇关系的破裂,仅仅是“五国攻秦”的失败吗?
应当讲,五国攻秦的失败,可能只是压垮考烈王熊完和楚相黄歇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最迟从公元前248年开始,考烈王熊完和楚相黄歇之间,已经危机四伏,到了公元前241年,以至千疮百孔。
学界分析导致“君相失和”的诱因,认为至少有这些:
第一,秦国暗施离间计,离间君相关系。楚国一直是秦国最为强悍的对手。春秋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楚国是列国最强大国。只是后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强盛起来,在楚国“宣威盛世”之后,赶超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大国。在秦国剿灭六国的过程中,一直把楚国视为最强大阻力。尤其是楚相春申君黄歇拥有极大国际影响力和威望,其军事才能、治理国家的能力,都是同时期的佼佼者。加上楚考烈王熊完和楚相黄歇有生死之交,楚考烈王熊完对楚相黄歇又极为信任和倚重,君相和谐合力,楚国上下同仇敌忾,那么秦国想灭亡楚国,基本没有胜算。因此,秦国暗施离间计,试图离间考烈王熊完和楚相黄歇之间坚不可摧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可能散布王后李嫣和黄歇之间的私生活绯闻。
第二,黄歇居功自大,惹来功高震主之祸。左徒黄歇陪伴太子熊完,在秦国为人质10年。10年的漫长岁月,其间经历的刀光剑影,甚至九死一生,早已让太子熊完和左徒黄歇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太子和臣子关系,成为命运共同体。因为舍命帮助考烈王熊完,成功从秦国咸阳出逃,回到楚国,接任楚王之位,黄歇再立不世之功。该怎么回报黄歇呢?考烈王给出了作为一个王,所能给予的最高等级封赏:任命黄歇为相,赐淮北地十二县,封号春申君。同时,考烈王还把朝政、军政全部交给黄歇。渐渐地,黄歇开始居功自傲起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大权、为所欲为,奢侈无度、骄奢淫逸。无论是在陈城时的珠履三千,还是寿春城中西南小城的恢宏繁盛,以至改封吴地后治所苏州城的奢侈华丽,司马迁在《史记 春申君列传》中由衷叹息: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
第三,李园小人得势,黄歇相权旁落生怨。从公元前248年开始,黄歇改封吴地之后,黄歇就离开楚都寿春,前往吴地的治所苏州城。一个相国,却不在都城,而是迁往千里之外的新封地居住,这意味着什么呢?不言而喻,那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黄歇的相权已经开始旁落了。公元前241年之后,黄歇不受考烈王信任已公开化了,黄歇的相权彻底旁落了。那个时候,李嫣为考烈王连生两个儿子熊捍、熊犹,熊捍被立为太子,成为储君。李嫣被立为楚王后。作为楚王后的亲兄和太子、储君的亲舅,李园逐渐得势,一步一步踏进楚国王权中心,取得考烈王的信任和器重,也成为替代楚相的潜在不二人选。在巨大的权力和利益诱惑面前,李园的小人嘴脸暴露无遗,李园兄妹权衡再三,难以抗拒地作出了他们自己的选择,彻底把对他们兄妹恩重如山的黄歇弃之如敝履!而这些,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黄歇早已心知肚明,难免不在内心对考烈王有所怨恨,以致积怨越来越深。
3
众所周知,公元前238年秋冬季节,考烈王熊完病逝于寿春。17天之后,从吴地赶回寿春吊丧的黄歇,在寿春城南门(棘门)城门洞内,被李园埋伏的刺客残忍杀害。
作为拥有极大国际影响力和巨大声望的战国四君子之一、楚相春申君黄歇的惨死,在当时的楚国和六雄中,掀起轩然大波。
彗星多次诡异地出现在东方天际;秦王嬴政平定嫪毐叛乱、亲政;楚考烈王熊完英年病逝;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黄歇惨死寿春城。
成为公元前238年发生的四大重大事件。《史记》《资治通鉴》对此皆有记载。
黄歇死因,成为公认的楚史和战国史悬案之一。
学界对此,也一直有多种推测。
凶手李园已经确定无疑。
那么,李园为什么要杀黄歇?李园又怎么敢杀黄歇?
即便当时李园权倾朝野,他也做不到胆敢在楚国都城、光天化日之下,以如此残忍的手段,公然杀害具有国际声望和影响力的楚国当朝相国黄歇。
《史记 春申君列传》给出的理由是:李园之所以杀黄歇灭口,是担心黄歇泄漏楚幽王熊捍和后来的楚哀王熊犹,是黄歇和李嫣所生,这一个惊天隐秘。
但是,如果楚幽王熊捍、楚哀王熊犹为黄歇和李嫣所生,这个基本事实并不存在呢?
那么,李园还有杀害黄歇的必要吗?
当然没有。
如果把上述因素排除,关于黄歇死因,学界推测,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那就是,李园可能得到了默许。
其目的是,为资历尚浅的楚幽王熊捍执政、稳固新王地位,清除障碍。
还有一种可能,为了谋取相位、取而代之,同时为自己的亲外甥楚幽王熊捍执政清除障碍,李园假诏。
当然,所有这些可能,不过都是推测而已。
4
君相失和、黄歇惨死、用人失察(主要表现在重用李园),或被认为是考烈王一生中的三大失策。
君相失和,双方各有责任,不太好分主次。黄歇惨死,或与考烈王有关联,但也仅限于推测。用人失察,特别是重用李园,这是考烈王的最大失误。
如果君相不失和,楚国在寿春,可能更为精彩。
如果黄歇不是那么早惨死,楚国在寿春也许不止十八年,可能还会续国更长时间。甚至,楚国都城可能还会东迁,比如东迁吴地。楚史可能更为光辉灿烂、深厚绵长。
然而,这些不过都是假设。
貌似那个著名典故“郢匠挥斤”。
有理由相信,很多人和我们一样,看到了不止这些:
一个身怀绝技高手的落幕,建立在彼此高度默契之上信任的坍塌,高手与搭档之间互相成就的烟消云散,登顶巅峰之上的黯然收场。
可能还有更多的人,看到楚国落幕余晖的惋惜。
这一切,尽在“郢匠挥斤”。
阅读浩瀚楚史,犹如倾听大河奔流,带给我们何止是无尽回想。
历史或沉默,或喧嚣。
一如考烈王,亦如春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