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望角

刘玉新

版次:03  2024年11月28日

云上望角,一个诗意而雅致的名字。第一次听到“望角”这个词时,我的脑海里立即想象出宽广的视域,想象出邈远的境界,因为“云上”二字,一时之间,又有神游八极、巡天遥看的感觉在心中汩汩升腾。

其实,“云上望角”是栋小木屋,在火烧坪乡后面的山坡下。小木屋离镇上很近,两三公里, 缓缓而上,开车只需几分钟。火烧坪的海拔高,做民宿的多,但小木屋不做民宿。

我去的时候,秋色正浓。低处的草地,渐渐显出点点浅黄,路边的云杉,站成一排,黄中带红的一抹亮色,格外逼人的眼。远处的山边边上,一片蓝天衔着朵朵白云。

走近小木屋,有种走进山地草原的感觉。周围的山形,少石,多圆润,山头线条柔和,山上山下,平铺了一层茸茸的草,虽是深秋,多数依然青绿着,间有橙黄,夹杂其中,正应了季候。偶有一棵两棵高树,立于山腰,伴于屋旁,那山,便多了一个层次,乡村的感觉就这样,有山有树、有草皮、有房子、有炊烟,一切安好。

山坡上有低头觅草的羊群,它们摆动着肥大的屁股,咩咩声中,沐着晚霞,早早地就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只有树下几头缀了白花的牛,不紧不慢,嘴里嚼着,眼睛鼓着,它们不像羊那么宽松,它们得等主人来解开绳索,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小木屋很小,小到不足百平米,两间房,中间用墙隔开,一大一小,大的一间,围有一个“7”字形吧台,吧台上赫然放着一台咖啡机,但小木屋又很大,大到外面整个场坝都在小木屋的视线内,对面的山,路边的树,连绵起伏的草地,都归小木屋所拥有。

屋旁有一个小伙子正在钉木板,交谈中得知,他是安徽人,娶了长阳的媳妇。有一次来火烧坪避暑休闲,听人说这个地方景色特别,没想到,这一来竟再也不舍得离开,于是,夫妻俩决定在这里流转几亩地,开一间咖啡屋。他一边和我说话,一边叮叮当当地敲击着木板,他是用木板在流转的地里打桩,圈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我问:你怎么不多流转些土地,把这里建成一个民宿山庄?

他说:这里做民宿的人多。我这个小木屋,自己住住就可以了。有人来观光,我顺便卖几杯奶咖,既是交友,也可以挣点零花钱。没有人来的时候,我就两口子沐浴着清风看对山的景致。

“你倒会享受。很多人千里迢迢,去往新疆阿勒泰。可他们不知道,你天天都生活在阿勒泰呢!”

小伙子笑道。是的,宜昌的阿勒泰对我这个安徽人情有独钟,我喜欢这个地方,也很感恩这个时代给予了我这样的机遇。

我的阿勒泰。小伙子风趣横生。

小木屋开门见山,确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味,有人无人,于云霞中,泡一壶茶,或是手磨一杯咖啡,对饮成双,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快意呢?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我很羡慕安徽小伙子,年纪轻轻,居然有这样的见识。看样子,也不是腰缠万贯的人。于我们而言,忙忙碌碌一辈子,到头来,那么美好的风景常常擦肩而过,留下许多遗憾。

安徽小伙子看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依旧叮叮当当敲打着他的木板,他得赶在天黑前把整个围栏钉满。

我回转身,看到小木屋的山墙上,用墨笔写有“云上望角”。“上”字下面的一横很长,还拐了个弯儿,有种白云悠悠的意趣,也就是这一笔,整个托住了其他三个字。拐弯儿的地方还加进了一个单词“Coffee”,总体看上去构成一种艺术的效果。正面墙上,又竖着写有三行字:时空是个圆圈,直行或转弯,我们最终都会相见。

这话在理,转了一个圆圈,转了几十年,我们竟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转到了“云上望角”,见到了一个安徽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