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同学

胡占昆

版次:03  2024年11月28日

郑弘、周密和罗文是同窗好友,同期毕业于高师速成班,又一起被分配到C县工作。然而,三个人的毕业登记表有区别。郑弘家庭成份是工人,父亲是浴池修脚工,学业成绩为良;周密出生于贫农家庭,父亲是农民,学业成绩为良;罗文家庭成份是商人,父亲是小业主,学习成绩为优。郑弘被分派到县文教科当干事,周密到中学做行政工作;罗文去中学当教师。罗文在高校是个积极活跃分子。他对工作分配有些不理解,郑弘向他说:“你的口齿好,能说会道,学习成绩又优秀,最适合当老师”。罗文听这么一说,也就宽慰了。三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工作都很努力。两年后,郑弘升任教育科长,周密当了校长,罗文仍然站在三尺讲台边教书育人。

“文革”开始后,学校是重灾区,学生停课闹“革命”,郑弘、周密的工作都停摆了,靠边站了。而罗文被打成资产阶级孝子贤孙,戴上白袖章,责成他去喂猪打扫厕所,三天两头还挨批判,糟蹋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身处逆境,他不甘沉沦,利用时间,坚持自修学习,十年间,他写出一本40万字的科教书稿。

一声春雷,万物复苏,“文革”结束。各级学校复课招生,郑弘、周密又忙了起来,罗文重新走上课堂讲台。出乎罗文意外,1982年春,他被调任c县副县长,主管文体教工作,郑弘、周密对这个任命开始有点迷惑,不过,看看形势,想想道理,很快也都明白了。

时光悠悠,转瞬间,三个人都到了花甲之年,先后退休,赋闲在家,各有所乐。一天,三个同学聚会小酌。席上,罗文首先举杯说:“敬祝二位老领导身体康健,生活快乐”。郑弘、周密抢过话头说:“你是我们的领导,应当先敬您。”罗文说:“现今我们都是平头老百姓,没有谁是领导,也没有什么级别之分了,来,共同干杯!”三人一饮而尽,哈哈大笑道:痛快!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