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坐诊”开良方

版次:02  2024年11月28日

(上接一版)

近年来,淮南市先后组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抵御严寒天气保生产、指导乡村防治小麦赤霉病、指导全市经济作物生产等活动,促进合作社、企业、行政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收。

为充分释放16个省级科技特派团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淮南市围绕酥瓜、草莓、白鹅、湖羊等特色产业的提质增效,制定科技特派团培育特色产业任务清单,开展了助力应台孜西红柿特色产业发展、反季节玉米种植、选育高产酥瓜新品种等科技活动,努力把科技特派团的科技实力转化为特色产业的竞争实力。

今年1月至10月,该市16个省级科技特派团、1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4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助农活动,共服务农业企业285个,转化科技成果157个,线下开展技术培训9185人次,创办领办经济实体22个。

提升含“科”量,焕发新活力

今年9月,淮南市科技局、寿县人民政府组织的“大棚茄果类蔬菜小型智能移栽机”研发成果现场观摩会在寿县迎河镇李台村举行。

“这是我省首台大棚茄果类蔬菜小型智能移栽机。”省级科技特派员刘茂告诉记者,行走、转弯、掉头全程遥控,整个栽植过程全自动化,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已实现商用走向市场。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淮南市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科技关键技术攻关、“四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不断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今年7月,安徽寿县甲鱼科技小院在堰口镇挂牌。堰口镇充分发挥“科技+基地”作用,助力产业发展。在这里,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老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研究生在生产一线学知识、长见识,共同推进中华鳖“珠水一号”的引进与养殖。

2020年,淮南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按照“特派员带动、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持续发展”的原则,围绕农业特色产业,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培育一批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今年水稻种植之前,凤台县钱庙乡张池村水稻机械化育秧基地十分忙碌,技术人员现场配制营养土,一盘盘播撒均匀的育秧盘在轨道上传送。

“播种时一定要注意播种量不宜过大,籼糯密度每盘一般在140克左右,粳糯密度每盘一般在160克左右,这样能保持壮苗……”钱庙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淮南市科技特派员黄庆超现场指导时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淮南市共实施省、市科技特派员项目34项,累计投入研发资金620万元,围绕良种、水产、豆制品、牛肉汤、特色蔬菜瓜果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转化科技成果80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