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血管就像灌溉农田的渠道,当渠道堵塞时,相应区域的庄稼(脑细胞)就会因缺乏水分和养分而枯萎甚至死亡。
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动脉粥样硬化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会导致动脉内壁受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可能逐渐增大,使血管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当斑块不稳定破裂时,会引发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
2.心脏疾病
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可导致心脏内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就可能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
3.血液黏稠度增加
某些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
一、脑梗死的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多种多样,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常见的症状包括:
1.肢体无力或麻木
一侧肢体突然出现无力感,无法正常活动,或者出现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抬起手臂、行走困难,或者感觉手部、脚部像有蚂蚁在爬。
2.言语障碍
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别人说话有障碍。比如,患者可能突然无法正确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或者听不懂他人的话语。
3.面部不对称
一侧面部肌肉松弛,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现象。照镜子时可以明显看出两侧面部不对称。
4.头晕、头痛
突然出现剧烈的头晕、头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这种头痛通常与以往的头痛不同,程度更为严重。
5.视力障碍
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突然下降、视物模糊甚至失明。有的患者可能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6.意识障碍
严重的脑梗死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丧失,陷入昏迷状态。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在黄金时间窗内进行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梗死对脑部造成的损害。
二、脑梗死会不会导致突然死亡
脑梗死确实有可能导致突然死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面积脑梗死
当脑梗死的范围较大时,会引起严重的脑水肿,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颅内压升高可压迫脑干等重要生命中枢,影响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功能,从而导致患者突然死亡。例如,一些患者在发病后短时间内就出现深度昏迷、呼吸骤停等危急情况。
2.脑干梗死
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负责控制呼吸、心跳、血压等重要生命功能。如果脑干发生梗死,即使梗死面积不大,也可能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可能迅速出现呼吸、心脏骤停,导致突然死亡。
3.并发症
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这些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死亡。例如,严重的肺部感染可引起呼吸衰竭,深静脉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这些都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并非所有的脑梗死都会导致突然死亡。如果脑梗死的范围较小,部位相对不重要,且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可能较好。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部分甚至全部的神经功能,继续正常的生活。
三、如何预防脑梗死
1.控制危险因素
(1)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
(2)高血脂:定期检查血脂,如有异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控制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3)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4)心脏病:积极治疗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等,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2.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盐的摄入。
(2)适量运动:坚持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应尽量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4)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肥胖。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
3.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检查,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应加强体检的频率。
四、脑梗死的治疗
1.急性期治疗
(1)溶栓治疗:在发病后的黄金时间窗内(一般为4.5小时内),可以采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但溶栓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2)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不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
(3)抗凝治疗:对于由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引起的脑梗死,可以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预防血栓形成。
(4)神经保护治疗:使用一些药物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
2.康复治疗
脑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运动训练、按摩、针灸等方法,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作业治疗则是通过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吃饭、洗漱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言语治疗针对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言语功能。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确实有可能导致突然死亡。但通过了解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症状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同时,如果不幸患上脑梗死,应及时就医,争取在黄金时间窗内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死亡风险。让我们共同关注脑健康,远离脑梗死这个“隐形杀手”。 (作者单位系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