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为公共服务增加温度

版次:04  2024年11月27日

(上接一版)9月22日,淮南市作为全国49个、安徽省2个集体婚礼分会场之一,招募100对新人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万人集体婚礼。

坚持改革赋能,殡葬事务更加暖心

近年来,市民政局持续深化殡葬改革,聚焦殡葬设施公益性,推动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强化制度引领。出台淮南市《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指南》《淮南市公益性公墓管理使用办法》,使农村公墓建设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完成《淮南市公益性公墓布点专项规划(2021-2035年)》,保障城乡居民安葬需求。印发《关于加强殡葬服务行业收费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保障乡镇公益性公墓规范建设运营。

强化设施保障。近年来,我市争取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福彩公益金等资金1.8亿元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15处。今年以来,凤台县民政局将全县11座乡镇公益性公墓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田家庵区曹庵镇(老圩村)公益性公墓已通过省林业局、省民政厅实地核验,成为全省5个林下墓地试点之一。

强化专项整治。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为民办实事8件。在全市开通96399殡仪服务短号受理群众的各类殡仪服务诉求。市殡仪馆遗体身份识别流转控制系统9月1日起正式运营,给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透明、优质的殡葬服务。加大惠民殡葬实施力度,今年以来为全市3663名困难群众减免殡葬费用359.5万元。

坚持改革赋能,残疾人福利更有成效

2024年,市民政局着力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强化“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主动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完成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加强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品质。

提高两项补贴标准。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同提高到86元每人每月,今年以来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已惠及困难残疾人4.23万人、重度残疾人3.97万人,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014.7万元。

推动“精康融合”行动。全市目前设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5个,凤台县、田家庵区、潘集区、淮南高新区分别通过公开选定专业机构承接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为患者康复提供专业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凤台县打造“怡康驿站”精康品牌,将每月25日设定为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活动日。潘集区与公立医院合作,建设区级精神障碍康复中心。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服务873人次。

建成市级精神卫生社会福利中心。淮南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是为精神障碍患者中的特困人员、流浪乞讨人员、低收入人群、复员退伍军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集中救治、救助、护理、康复和照料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目前项目正在开展竣工验收工作。为提升淮南市精神卫生福利服务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拟将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托管给市精神病医院,积极探索精神卫生福利服务新模式,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康复、供养等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