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通常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一、肝炎的症状表现
很多肝炎可能无症状,常见的有乏力,急性或损伤重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的会有黄疸及其他多种症状。
乏力是肝炎常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会感到身体疲倦,缺乏活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急性肝炎或者肝脏损伤比较严重时,恶心、呕吐、腹胀、大便不成型等症状也会随之而来。患者可能在进食后出现恶心感,甚至呕吐,腹胀会让患者感到腹部不适,大便的形状和规律也会发生改变。
除了这些常见症状外,严重的肝炎还可能出现其他多种症状。比如,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腹胀,恶心呕吐在严重时会更加明显。晚期或者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皮肤的黄疸,尿黄,尿少,发热甚至有腹水的可能性。做检查时会发现肝脏增大,质地中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等症状。具体的临床症状要结合具体的病情来进行分析。肝炎的患者在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明显的乏力、厌油、恶心、腹胀等不舒服,甚至可以出现明显的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颜色深黄,尿液颜色深黄。病情更为严重的可以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等。
二、肝炎的病因分析
病毒是引发肝炎的常见因素之一。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乙、丙、丁、戊肝等,其中乙肝和丙肝较为常见。全球约有2.4亿人患有慢性乙肝,7100万人患有慢性丙肝。甲肝和戊肝通常为急性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除了这些常见的嗜肝病毒外,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能引起肝炎,但相对较少见。
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肝炎,虽然不如病毒感染常见。某些细菌在人体内繁殖,释放毒素,损害肝脏细胞。
寄生虫同样能引发肝炎,例如肝吸虫等寄生虫寄生在肝脏内,破坏肝脏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化学毒物是另一大病因。如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化学物质中毒都有可能引发肝炎,甚至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
药物性肝炎也不少见。痛风类患者、服用抗生素者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如果未注意,可能出现药物性肝炎。特殊体质的人也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主要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如果持续酗酒五年以上,很容易对肝脏产生损害,引起酒精性肝炎,甚至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攻击自体肝脏导致。
遗传性肝脏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也会引发肝炎。这种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在肝脏等器官沉积,导致肝脏受损。
三、肝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肝炎患者在患病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如小米粥、蔬菜汤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食欲下降且恶心呕吐较为严重,可短期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维生素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和水电解质平衡。一般来说,急性肝炎早期及症状加重者,应严格卧床休息;而症状较轻以及处于慢性肝炎活动期的患者,无需绝对卧床休息,可以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保肝治疗
保肝治疗是肝炎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保肝药物有还原型谷胱甘肽,它具有抗氧化、解毒等作用,可以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此外,硫普罗宁、复方甘草酸苷等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保肝治疗。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转氨酶、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在使用保肝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抗病毒治疗
不同类型的肝炎需要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1)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常用抗病毒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α、长效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细胞的损伤,延缓病情的进展。
(2)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是直接抗病毒药物,包括索磷布韦、达卡拉韦等。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毒基因型、肝损伤程度和病患情况进行选择。目前,丙型肝炎的治愈率较高,大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完全康复。
(3)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常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如补充水分、休息和保肝药物。
4.人工肝或肝移植
(1)人工肝: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急性肝功能衰竭、重型酒精性肝炎、药物或毒物引起的急性肝损伤、肝移植前及术后的辅助治疗、无法立即获得肝脏移植的肝衰竭患者等,人工肝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人工肝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毒素的堆积,稳定患者的情况,为肝移植或康复提供必要的时间。例如,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肝细胞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体内有毒代谢物质蓄积,影响器官的正常运作。而人工肝可以帮助患者清除这些毒素,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
(2)肝移植:肝移植主要适用于先天性胆道闭锁、肝脏部位的肿瘤性病变或者胆道部位的肿瘤性病变处于终末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衰竭等经过规范治疗后无任何效果的患者。肝移植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治疗方法,需要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在进行肝移植手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肝脏功能、免疫状态等。同时,肝移植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排异反应等。因此,在决定进行肝移植手术之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作者单位系南开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