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为基层警务“智慧赋能”

——记马鞍山市公安局花山分局塘西派出所所长沈刚

版次:04  2024年11月25日

安徽日报记者 贾克帅

人物名片

沈刚,现任马鞍山市公安局花山分局塘西派出所所长,曾获公安部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个人”、安徽省公安机关杰出人民警察等荣誉。

人物寄语

把科技创新作为职业习惯,不断探索新技术在基层警务领域的应用,通过科技强警守护一方平安。

走进马鞍山市公安局花山分局塘西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屏幕上不时跳动的数据,即时展示着辖区警情变化。哪类案件突出,哪个时间段案件高发,哪个社区矛盾纠纷较多……类似信息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这里被称为塘西派出所的“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的核心是沈刚和青年民警们自主研发的警情场景化分析平台。该平台可对日、月、年等不同期间警情同步监测,多维度自动梳理数据,反映辖区警情趋势。“以前需要人工花费30分钟统计的数据,现在不到4分钟就能自动分析好,效率高,精准度也高。”沈刚说。

在马鞍山市公安系统,今年41岁的沈刚堪称为基层警务添“智”的人。多年来,他一直在探索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层警务工作效率,预防打击犯罪,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2004年,沈刚大学毕业考入马鞍山市公安局。从警的最初几年,沈刚在特警队工作。2011年,沈刚调到花山公安分局花山派出所,成为一名基层治安民警。“没想到基层那么忙!”回忆起刚到基层派出所的几年,沈刚印象深刻。

派出所繁杂的工作让沈刚在侦查、办案、调解等基础业务方面的能力迅速提升。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派到位于沈阳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习。其间,沈刚对视频侦查等新兴侦查技术产生浓厚兴趣。也正是这次学习,让沈刚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开始了他的警务科技创新之路。

从沈阳学习归来后,沈刚琢磨着将所学应用于日常办案。“那时候辖区户外摄像头并不多,很多人不太相信靠视频研判能侦破案件。”沈刚清晰地记得,观念更新始于一次案件的侦破。2015年5月,马鞍山市发生多起猥亵案件,公安机关迟迟不能锁定嫌疑人的隐藏地点。拿到仅有的视频资料后,沈刚仔细比对,作出了初步判断,并指出了嫌疑人可能的隐藏区域。经过几天的蹲守,沈刚果然将嫌疑人逮个正着。此后,靠着视频侦查技术,沈刚破获多起案件。

沈刚不断总结运用视频侦查手段破案的经验,并结合派出所工作实际,先后摸索出“视频侦查中的犯罪心理分析”“车卫士侦查预案”等多种工作法,从2015年到2017年,他侦破案件623起,帮助追缴电动车、手机等赃物190余部,为群众挽回损失53万余元。

2022年9月,沈刚被调到塘西派出所担任所长。此前,他已经是马鞍山市公安部门科技创新团队的一员。如何加强大数据应用,通过“智慧大脑”把派出所民警从繁杂的基层警务工作中解放出来?

沈刚带领青年民警研发出“警情场景化分析平台”,用数据模型代替人工分析,再结合可视化技术将模型结果数据转化为图表,提高了警情分析能力,改变了派出所传统警情分析依靠人工操作的状况。目前该平台已被马鞍山、阜阳、合肥等多地派出所应用。

此外,沈刚依托全国常住人口系统、派出所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搭建出派出所基础数据模型“‘啄木鸟’数据模型”,通过数据碰撞提高各类案情相关数据查漏补缺效率和质量。

今年以来,在沈刚的带领下,塘西派出所传统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1%,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3%,辖区发案数同比下降30%,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派出所主防效能明显提升。

“一个人强不叫强,一群人强才叫强。”沈刚说。去年,“沈刚科技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基层派出所民警加入到科技强警领域。(转载自11月23日《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