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网融合“三字经”奏响社区治理“平安曲”

版次:04  2024年11月22日

(上接一版)

念好“联”字篇,共治模式进一步固化

社区周例会上,网格员孙华向警务团队反映某小区楼上楼下邻居因为养犬引发的矛盾。当天下午,当事双方就被请到了社区“好邻里”调解室。原来,101室的王大姐养了一只小“泰迪”,小狗热情似火且活力四射,一大早就叫个不停,出去遛弯时总喜欢“扑人”,但201的刘大姐平日“觉浅”,又天生怕狗。久而久之,两家就产生了矛盾。“王大姐,养犬可不是只管吃喝拉撒就行了,咱得负起责任啊!”“刘大姐,养小狗就像养孩子,邻里之间还是要多包容啊!”在警务团队和退休公务员李大哥、在职的王律师、热心群众蓝大妈等专职调解员的劝说下,王大姐主动为犬只购买了嘴套、牵引绳,并诚心向邻居道歉,这起积怨很快便冰释前嫌了。

三和派出所围绕“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路,扩充警务团队的阵容,拓展社区治理的边界。以辖区某公司综合部工作人员和物业公司12名保安员为班底,组建护航发展“移动卫士”;指导辖区3所学校青年教师、保安员、家委会成员打造护校安园“爱心护学岗”;发动小区物业、楼栋长和治安积极分子成立守护家园“睦邻志愿队”,常态化组织巡逻防范、安全巡查,共同守护辖区安定祥和,逐步实现警地融合、责任共担、信息共享、风险共处、平安共保。

念好“访”字篇,共治效能进一步提升

“王大妈你看,信上写着呢: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冒充亲友熟人,都是诈骗。”

“张大姐,咱把这封信就放在鞋柜上,每天出门、回家都能看到,只要记住‘四个不’,骗子就拿咱没办法。”

网格员程岑和社区辅警何诗慧手持山南公安分局印制的“警民同心、反诈同行”公开信,挨家挨户走访宣传,耐心介绍常见诈骗手段,讲解“不轻信不明讯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打开网站地址、不轻易转账汇款”的“四不”原则和防范技巧。

除此之外,警务团队还利用向报警人、案件当事人、“12345”反映人、户籍业务办理人全量回访等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帮助群众解决每一件“不平事”“烦心事”“急难事”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

“反诈宣防已上升为淮南高新区、三和镇的政府工程,社区警务团队通过开展‘扫楼行动’,持续加大反诈防诈宣传力度,推动涉诈警情源头预防。今年以来,三和派出所辖区电信诈骗警情、案件量同比分别下降24.3%、29.9%。”三和派出所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