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这里是个臭水沟,杂草丛生,蚊虫多还有蛇,村民都害怕。于是,大家聚在‘祠堂议事厅’,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决定开展综合治理。经过综合治理后,臭水沟变成了生态塘,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近日,记者在大通区上窑镇方楼村采访时,村民指着整治后的大塘开心地说。
为方便群众协商交流村务事务,协调解决矛盾纠纷,2024年方楼村探索建立了首个“祠堂议事厅”,以方氏公祠为载体,将其打造成村民自治议事场所,为村民提供一个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这是一个民事民议、凝聚共识的舞台,村民彼此尊重、有事共商,实现群众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有效促进了村民自治、乡村和谐稳定。”方楼村党总支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方楼村通过“祠堂议事厅”解决家庭矛盾纠纷、基础设施改造等事项10余个,有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议事厅里听民声。走进方楼村“祠堂议事厅”,记者看到这里不仅配置桌椅、书架等设施,还在墙壁上印有“有事好商量”“百姓的事情百姓自己商量着办”等标语,以及村规家训等内容。在书架上配备《民法典》等通用法律法规书籍和资料,旨在引导群众理性讨论问题、客观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现在,村里的重大事项提前通过“祠堂议事厅”进行协商沟通,建立初步方案,再提请村支“两委”、村民代表和村党员大会进行最后审定,便于党员群众知情监督。通过建立“祠堂议事厅”,方楼村畅通了党员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推动党组织信息收集触角向村组“神经末梢”延伸,让党的耳朵“一杆到底”、群众的诉求“一呼百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落实到基层“最后一公里”。
议事厅里解难题。方楼村依托“祠堂议事厅”阵地,引导村民们自行讨论解决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时可向村党组织反映、寻求帮助。村党组织结合在“小院议事”、网格化管理等工作中收集到的群众诉求、意见建议确定议事主题,并邀请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议事成员参与协调解决讨论事项。当议事主题超出方楼村党组织能力范畴时,村党总支部再将议题上报至上窑镇党委,通过镇党委邀请有关部门参与协商,进行最终的解决。
议事厅里见成效。为提高协商解决问题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楼村党总支部对日常收集的群众困难、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将驻村法律顾问、包村干部和社会调解组织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议事厅的特邀议事成员。根据议事主题邀请相关人员参与讨论,根据不同事项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和解决路径。今年年初,方楼村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的排水管道直径不大,村民反映要求更换。村党组织接到群众反映后,随后邀请政协委员、镇农业部门和群众代表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查看,详细了解排水情况以及如遇特殊情况排水管道能不能及时排水。经过大家协商一致,镇农业部门协调施工方进行了排水管的更换,确保了群众反映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小小议事厅,浓浓民生情。“‘祠堂议事厅’是我们服务群众、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益探索。”上窑镇党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协商议事模式,以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基层治理问题为切入点,零距离听取群众的心声和呼声,协调发挥各类组织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形成党组织领导、社会力量协同、群众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