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安徽考察,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为新时代安徽各项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殷殷关怀,谆谆嘱托,厚望如山。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桐城六尺巷时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中感悟出文化的魅力、陶冶美丽的情操。我们要充分发挥淮南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把淮南打造成国家历史名城。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淮南美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安徽时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淮南市通过多年持续发力的创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中央公园等一批地标建筑和公共文化设施建成投用,一批道路、桥梁交通项目加快建设,一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城市面貌和文化内涵得到提升。下一步,要用好用活全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淮南好人”学习宣传活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依托本地的淮南子养生操、花鼓灯、推剧、淮河大鼓等文艺资源,继续推出中华美食考古市集、“二十四节气”美食夜游灯会、安徽非遗进景区表演、淮南豆腐文化旅游节暨牛肉汤美食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打造更多的文化文艺精品力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以武王墩考古发掘为契机,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让蕴藏在淮南大地上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性中转化活起来。
经考证,淮南武王墩墓是我国迄今考古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国高等级墓葬,目前已整理各类珍贵文物逾万件。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关于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组织社科专家学者重点提炼淮河文化、楚汉文化、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花鼓灯文化、少儿艺术文化、煤文化、节气文化等一批地方特色文化标识;重点加强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推出一批文化创意产品,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针,不断完善非遗文化体系建设、壮大非遗文化传承队伍、发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作用,激发非遗创新创造活力。
以重大文旅融合项目为依托,做靓地域文旅示范品牌,让淮南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的步伐在创新性发展中快起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淮南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是“中国成语典故之城” “二十四节气之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文物资源蕴藏丰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专门就文旅融合发展进行重点部署,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武王墩墓考古的重大发现,为淮南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近年来,淮南市不断谋划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高标准制定了《淮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淮南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淮南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及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以高品质规划引领文旅产业发展。谋划出台了《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楚风汉韵山水淮南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实施方案》,全面构建了“一线、三区、十点”构架为主体的淮南市旅游空间发展格局,为推进高品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全方位打造文旅示范品牌活动,持续推动全市“四季村晚”建设,打造一村一品“乡村春晚”品牌;聚焦“春游江淮”系列场景,围绕“十春”主题,市县联动组建自媒体矩阵,发布各类宣传视频,策划开展各类宣传营销活动;邀请网络大咖、名企名家拍摄淮南牛肉汤、豆腐宴制作技艺、楚文化博物馆等文旅推广短视频;积极探索智能技术在城市文旅传播中的应用,推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AI遇上中国画”、以武王墩考古为主题的“楚王的秘密宝藏”等系列品牌栏目,以系列文旅品牌活动传播地方特色品牌声音。今年成立了市文旅控股集团,统筹实施了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武王墩遗址公园及博物馆、九龙岗历史街区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进寿州古城、焦岗湖、八公山等风景区升级改造,以项目为依托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强大动力,推动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坚持用文化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载体传播文化,依托武王墩墓、焦岗湖、寿县古城和八公山周边的人文、山水等地方特色资源,加快建设楚汉文化旅游核心景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聚焦高品质住宿、旅居康养、影视演艺、文化创意等领域,持续强化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加大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优质产品供给,努力把淮南打造为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