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莫惊慌 科学应对有妙招

汪 伊

版次:A03  2024年11月06日

小儿发烧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常常让家长们焦虑不安。发烧是身体对感染、炎症或其他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的表现。了解小儿发烧的原因、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及何时需要就医,对于家长们来说至关重要。

一、小儿发烧的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这是小儿发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通常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手足口病等疾病,伴随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疾病,也会导致小儿发烧。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往往比病毒感染更为严重,可能伴有高热、寒战、精神萎靡等症状。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的支原体感染疾病,可引起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

2.非感染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小儿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活跃,出现发烧、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能引起小儿发烧。这类发烧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伴有贫血、出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中暑:在炎热的天气里,小儿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会中暑,出现发烧、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疫苗接种:小儿在接种某些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烧等不良反应。这种发烧通常在接种后24至48小时内出现,一般为低热,持续时间较短。

二、小儿发烧的症状

1.体温升高

小儿发烧时,体温会明显升高。通常使用体温计测量腋下、口腔或直肠温度。正常小儿的腋下温度一般在36℃至37℃之间,口腔温度比腋下温度高0.2℃至0.5℃,直肠温度比腋下温度高0.5℃至1℃。如果小儿腋下温度超过37.5℃,口腔温度超过37.8℃,直肠温度超过38℃,则可认为是发烧。

发烧的程度可分为低热(37.5℃至38℃)、中度发热(38.1℃至39℃)、高热(39.1℃至41℃)和超高热(41℃以上)。

2.其他症状

小儿发烧时,除了体温升高外,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呕吐、腹泻、皮疹、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有助于医生判断发烧的原因。

三、小儿发烧的正确处理方法

1.观察病情

当小儿发烧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观察小儿的病情。注意小儿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情况。如果小儿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睡眠安稳,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不必急于用药。

如果小儿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或者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水温一般控制在32℃至34℃之间,每次擦拭时间约10至15分钟。温水擦浴可以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小儿的体温。

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发,从而降低体温。但要注意,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小儿不适。

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可以打开空调或电扇,但要避免直接对着小儿吹。降低环境温度可以帮助小儿散热,降低体温。

3.药物降温

如果小儿体温超过38.5℃,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降温。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小儿,每次用量为10至15毫克/千克,每4至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每次用量为5至10毫克/千克,每6至8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在使用退烧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使用,不要超量使用。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4.补充水分

小儿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导致水分丢失。因此,要及时给小儿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给小儿喝温开水、果汁、米汤等,少量多次饮用。

如果小儿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水分丢失较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5.饮食调理

小儿发烧时,食欲可能会受到影响。此时,要给小儿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给小儿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小儿食欲不佳,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小儿摄入足够的营养。

四、何时需要就医

1.体温持续升高

如果小儿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9℃,或者使用退烧药后体温仍不能下降,应及时就医。

2.出现严重症状

如果小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疹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3.发烧时间过长

如果小儿发烧时间超过3天,或者反复发烧,应及时就医,查明发烧的原因。

4.伴有其他疾病

如果小儿发烧伴有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症状加重,应考虑是否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及时就医。如果小儿发烧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能是胃肠道感染等疾病,应及时就医。

五、预防小儿发烧的方法

1.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给小儿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多给小儿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等食物。

适量运动:鼓励小儿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增强体质。

充足睡眠:保证小儿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

2.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教导小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

保持清洁:保持小儿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通风换气。小儿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清洗、晾晒。

3.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带小儿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如果必须去,要给小儿佩戴口罩。

避免与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接触,如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患者。如果家中有人患病,要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小儿。

4.按时接种疫苗

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给小儿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感染性疾病,减少发烧的发生。

小儿发烧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家长们要正确认识发烧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不要过于惊慌。在小儿发烧时,要密切观察病情,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如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补充水分、饮食调理等。如果小儿出现严重症状、发烧时间过长或伴有其他疾病,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们要注意预防小儿发烧,增强小儿的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按时接种疫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单位系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