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慢阻肺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有环境因素与个体易患因素两类。环境因素方面,长期吸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如果长期处于大量粉尘、大气污染严重、烹饪产生的油烟且通风不良等环境中,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一、慢阻肺的症状表现
1.咳嗽咳痰
慢阻肺患者常常出现慢性咳嗽,这一症状在疾病早期可能并不十分引人注意,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咳嗽可能会终身不愈。早晨时段咳嗽尤其明显,夜间也会有阵咳或排痰现象。患者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在清晨时排痰较多。当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痰量会明显增多,并且可能出现脓性痰。
2.气短及呼吸困难
气短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在疾病早期,患者仅在较剧烈活动时出现气短现象。例如,进行快跑、爬楼梯等剧烈运动时,会感到呼吸急促。然而,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气短症状会愈发明显,在日常活动中,如走路、穿衣等,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3.喘息胸闷
部分病人特别是重度病人或在急性加重时会出现喘息、胸闷的症状。患者会感到胸部有紧闷感,通常在劳累后发生,这与呼吸费力、肋间肌容易收缩等有一定关系。当出现喘息和胸闷症状时,患者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进一步加重了心理负担。
二、慢阻肺的预防措施
1.改善生活习惯
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有研究表明,戒烟后能有效降低慢阻肺的发病风险,并有助于减缓病情的发展。同时,应避免接触污染环境,减少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有害物质的吸入。在重度污染的天气中,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则应佩戴防护口罩。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游泳、打太极等。此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也非常重要,因为感冒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进而增加慢阻肺的发病几率。
2.防治呼吸系统感染
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至关重要。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细菌溶解物、卡介苗多糖核酸等对防止慢阻肺病人反复感染可能有利。对于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被动吸烟、年龄大于40岁等,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通过肺功能检查,如提示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小于70%,则可能存在慢阻肺,应及时给予干预。肺功能监测能尽可能早期发现慢阻肺,早期干预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保健宣传
加强对慢阻肺病人的保健宣传,让患者了解在肺功能稳定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走、慢跑、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白菜、菠菜、苹果、梨子等,增强自身免疫力。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对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此外,还应提倡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慢阻肺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且合并基础疾病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情况,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三、慢阻肺的治疗方法
1.稳定期治疗
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首先应教育劝导吸烟患者戒烟,吸烟会进一步损害肺功能,增加病情恶化的风险。有研究显示,戒烟后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会明显减缓。
在药物治疗方面,支气管舒张剂是控制症状的主要措施。以沙丁胺醇为代表的β2受体激动剂、以异丙托溴铵为代表的抗胆碱能药物以及茶碱类药物等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例如,噻托溴铵作为一种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通过长期使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进行。虽然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口咽部疼痛、念珠菌感染等。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患者应注意应用前后可行漱口,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一些重度、极重度的慢阻肺患者,有条件的家庭可选择长期家庭氧疗。当患者满足氧分压≤55mmHg,或者指脉氧≤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或者氧分压在55-60mmHg之间,指脉氧<89%,同时存在肺动脉高压或者心力衰竭,或者有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的状态时,需要进行长期家庭氧疗。一般氧流量局限在1-2L/min,家庭氧疗的时间每天0至15小时,通过长期的氧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疾病的进展速度。
2.急性加重期治疗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能够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道阻塞,减轻气喘症状,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受体激动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及激素等。若病情较轻,可口服药物治疗;若病情较重,可进行雾化治疗,病情更为严重的患者,需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炎症反应的主要药物,能够减少肺部炎症反应、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但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其副作用,如长期使用可导致细菌感染、伤口愈合减慢等。
由于约80%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是由感染导致的,因此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通过痰培养或相关的血抗体检测明确病因后,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可采用鼻导管进行低流量吸氧缓解症状,患者的氧饱和度需维持在90%左右。部分患者肺功能较差,需用面罩吸氧,甚至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如果患者出现低氧血症,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治疗。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需要进行止咳对症治疗。
(作者单位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