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保护修复,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其一,有始有终、锲而不舍。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市黄河入海口考察时强调:“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亦要秉承“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草率收场,要坚持巩固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发展成果,不断优化、完善生态保护政策,确保每项环保措施均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并作为“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绿色生活、绿色出行到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实施,我国进一步围绕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积极高效、全方位地开展生态发展布局,实现对我国生态治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充分优化。在未来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仍要秉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指引,大力推进生态保护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政府、企业及个人在每一个环节把好生态建设的质量关,确保环保工作的高质量推进,进一步形成群众监督、企业自觉及政府监管的多位一体责任机制,为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为坚持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基础。
其二,科学治理、智慧引领。党中央《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规范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生态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托管服务和第三方治理。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组织开展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因此,面对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资源助力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生态建设需要依靠科学的数据分析,进一步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有效通过对大数据、智能科技的运用,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治污、添绿、留白的全流程,持续提升环境治理的效率、效果,积极应对新时代生态治理、环境保护面对的各项挑战,以科学决策、数据分析、智能服务等为内在驱动,增强生态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在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实践方面,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环保体系,建立实时分析、科学预警、动态评估、精准施策的四位一体发展机制,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快速响应与有效治理,不断提升我国环境保护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为未来生态建设发展的科学布局创造有利条件。
其三,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目标的关键。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大美自然”,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与优势,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同时,各地区要在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技术与方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政府要鼓励与支持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清洁能源的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等提供支持,并在政策的制定方面为新能源企业、污染治理类企业、资源回收与利用类企业及环保设备制造类企业等提供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产业资源支持,助力创新型、环保型企业发展,持续提升政府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经济方面的资源投入。此外,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环境问题复杂多变。为实现生态治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协同推进,各地区要在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等新模式的运用方面做好发展引领,在坚持生态保护红线不触碰、不逾越的同时,为绿色环保试点项目和创新项目的人才培育、技术创新、企业合作等提供平台,进一步利用市场化机制,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做好铺垫。
其四,协同共进、行稳致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努力夯实生态文明之基,携手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共筑美好未来的重要路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政府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及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在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各自优势,有效形成互补效应,共同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同时,生态建设不应搞“一刀切、滥问责”的极端做法,而要充分实现“靶向治疗、精准实施”。因此,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平衡,加强生态发展、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则是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关键。对此,各地区要注重长远规划,避免短视行为、短视主义对生态建设成果造成破坏,进一步通过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和资源共享,构建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使社会各方能够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利益共赢。
(作者单位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