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家去!

吴艳红

版次:03  2024年10月24日

每到周五,住在乡下的婆婆准时打来电话。

从我们结束漂泊回到家乡的城市里来工作起,每个星期就上演一次。她变着法,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我们回家。记得上次,说家里的水泵坏了,家里停水几天了,要我们周末回去修,老公载着我和儿子心急火燎地回到家时,却看见两个老人正在院子里兴高采烈地杀鸭子,水龙头的水正欢快地流着。哪里是水泵坏了,分明是骗我们回来吃鸭子。一次两次……这样的谎言渐渐让我们心里生出了些许倦怠,有时我们就推脱,这个星期有事,下星期再说吧。有时是真的有事走不开,就这样,有时一个月都难得回去一趟了。

但不管你们怎么推脱,每周五婆婆的电话还是会雷打不动地打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老人就像那个要糖吃的孩子,不依不饶,固执得有点让人心酸。

就这样周而复始,直到那个星期我们回家了,她就像一个关不住的话匣子,东家的儿子考上了学校,西家的黄牛下了崽子,前屋生病的老人又有几人来看过,后屋的女人又跟某某发生了矛盾……诸如此类的事情,她说起来没完没了。而此时的公公,则惬意地叼着旱烟,坐在板凳上看着满院子里疯跑的孙子,一脸满足与幸福洋溢着。

也就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他们的苦心。编着谎言,每个星期雷打不动的电话,为的就是这一刻,我们都回家来团聚。

记得前几年,我们一家人在异乡漂泊了几年后,决定回乡久居。这事,让两个老人高兴了好久。从那时起,婆婆跟人说话的音调不知不觉中高了几分,满院子都是她那高亢的声音。她多买了许多鸡和鸭养着,而公公也多种了许多菜,忙得不亦乐乎。也许对于老人而言,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团聚更值得高兴呢。

在这个秋阳暖暖的周末,婆婆又打来了电话:家里杀了鸭子,包了饺子,带孩子回来一起吃吧。声音里有一份征寻的小心翼翼,和一丝难以察觉的乞求。心里漫过莫名的酸楚,感动着,温馨着,我知道婆婆想我们回家了。

走,回家去!我拉上老公,带着儿子,往家里奔去。这个世上,又有多少个父母亲像他们一样,期盼着我们回家呢?趁他们还健在,常回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