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要着力建设教材体系,充实内容支撑、夯实力量根基,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思政课课程教材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课程教材是教师教学大纲和授课蓝本,也是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基础。课程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到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整体布局与分科安排科学有序、学科学段环节全面覆盖、思想内涵充分阐释、学习要求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充分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学细悟笃行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接续奋斗者。
丰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的授课教案。思政课教育就是要讲事实讲根据,用事实来说理,用实践来证明。将道理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以事实支撑道理,用道理诠释事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惊人奇迹是实实在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说起,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事深入,到学生应知应会的天下事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真实发生在学生的家庭和家乡、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和身边,学生能看到、听到、感受到,结合这些成就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思政课就有根有据、有血有肉,就能说到学生心坎里,让学生产生认知共鸣和情感共鸣,从而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使思政课教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领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一脉相承。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在战争年代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包括革命思想理论、革命信念精神、革命价值伦理以及革命文化作品等,承载着党和人民对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支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文化厚度。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以科学理论指引方向,以伟大成就鼓舞斗志,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把思政课教育大中小贯通,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始重视,各方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思政课教师要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要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把政策讲准讲实讲明,让思想入脑入心,让教育见行见效。思政课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八个统一”相结合,把学理哲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要适应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新需求和期待;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