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思考

曹丽媚

版次:A03  2024年10月18日

当代大学生常面临学习、考试、就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适应障碍、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这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以更好地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关注学生积极情感、人格和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走出内心纠葛,让学生能够以更积极饱满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提升个体幸福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所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哲学智慧,能够为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提供参照,使学生能提升道德修养、丰富精神世界,从而以更加从容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继而为其实现个人价值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其一,精选内容,整编素材。明确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方向,聚焦其中道德素养、人生哲学等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化元素,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探索能用于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文化瑰宝。如儒家的“仁爱”思想就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尊重,要求以“仁者爱人”的思想彼此包容,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庸”思想推崇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处世态度,强调追求适度和平衡、避免极端和偏颇,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规则和模式;而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则更加强调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遵循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需要采取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处事方式,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强行干预和主观妄为,这些文化思想无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高校应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策略,依托教育资源库和分享平台对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从而通过内容和素材供给,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其二,整合课程,丰富案例。在课程方面,高校一方面应加强跨学科课程设计,通过开发教育专题等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重点融入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通过跨学科整合加深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课程的渗透力度,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儒家思想与心理调适》等综合心理学与传统文化的选修或公共课程,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到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参考现代心理学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阐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在案例方面,高校可从历史典故、名人传记、成语短句中挑选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案例,如通过“邯郸学步”教导学生盲目模仿他人不仅不会获得成功,还有可能因此而丧失自我;讲述诸葛亮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工作和学习应全力以赴地抓住机会、完成目标;通过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告知学生要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空谈理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丰富课堂形式和授课内容,还能调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其三,落实实践,强调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通过社会实践和体验学习帮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并真正与其个人所思、所想、所为相结合。为此,高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伟人故居和文化遗址,深入解读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开设书法、茶艺、泥塑等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塑造良好的文化体验氛围,在实践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高校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开展校内节庆活动,如在清明节组织“缅怀先烈”祭扫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烈士陵园了解先烈事迹、表达对烈士的敬仰;在七夕节组织手工DIY活动,提供材料给学生制作手链、发簪等七夕主题配饰,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在实践中领会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此外,还应鼓励学生成立国学社、诗词社、棋协等传统文化相关社团,定期组织经典诵读、汉服展示、传统手工制作、书法展览等比赛,通过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风气,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其四,拓宽平台,促进传播。在校园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定期分享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等文化素材,通过引导高质量讨论吸引学生关注,使其能在趣味阅读中学习和分享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舆论氛围。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高校可开发以讲解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络精品课程,基于现代心理学思想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同时以与知名网站、媒体合作的方式加强网络精品课程推广,依托网络平台的传播价值,使大学生能用更低的门槛浏览课程资源。此外,高校可举办线上文化交流活动,如邀请心理学专家讲述《论语》中的自我调适之道,利用更具说服力和参考价值的经典书籍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系石家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