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品”升级为“规模商品”,淮南牛肉汤成为推进淮南市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一碗汤”走向“一条链”

《安徽日报》10月17日10版报道 安徽日报记者 柏 松

版次:01  2024年10月18日

“淮南一路十八岗,岗岗飘香牛肉汤,无论到哪,我都怀念家乡的牛肉汤……”一首《淮南牛肉汤》歌曲,唱出了各地淮南老乡对家乡美食的思念。

如今,这道美味从“小众单品”升级为“网红爆品”,淮南牛肉汤也成为享誉大江南北、国门内外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淮南牛肉汤“化茧成蝶”,不断变化的是技术更新、品质提升、规模扩大,始终不变的是淮南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的铿锵脚步。

“变”的是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

“在安徽淮南,每天吃上这么一碗浓香扑鼻的牛肉汤,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鲜香咸辣的牛肉汤配上现烫的牛肉、粉丝、千张,一碗地道的淮南牛肉汤就做好了……”9月18日,“橘生南”淮南牛肉汤登上中央电视台,被当作安徽特色美食向全世界推介。

“这款速冻型淮南牛肉汤,实现由传统工艺向科技智造转变。”淮南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蒋超告诉记者,与现烫牛肉汤、方便包装牛肉汤不同,速冻型牛肉汤不仅便于携带,还保证了原汁原味。

由门店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搬进工厂、机械化生产的“橘生南”淮南牛肉汤一经推出,立刻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日产3万包左右,线上销售已覆盖全国十几个省,线下已经开设3家实体店,计划年底前在淮南共开设门店6家、合肥3家。

近年来,淮南坚持把发展壮大淮南牛肉汤产业作为推进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引擎,突出特色、延伸链条、提高效益,持续提升全产业链发展质量和水平。

从牛肉煮熟再烫制,到新鲜牛肉直接下锅,形式变了,但那口汤的味道依然纯正。

最近几年,淮南牛肉汤在不断变化,不仅是载体变了、工艺变了、品种变了,标准的制定、市场的开拓、农户的推广,也纳入淮南牛肉汤的发展范畴。

如今,淮南牛肉汤已由“默默无闻”发展为“铺天盖地”,发展为淮南当地1600家经营门店、全国超10万家实体门店。

除了现场品尝,淮南牛肉汤也有了速食版。在速食牛肉汤企业生产车间里,煮熟入味后的牛肉会被切片分装,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一袋袋配料丰富的淮南牛肉汤走下生产线。

目前,淘宝、京东、抖音等各大线上销售平台均有大批商品进驻,直播带货覆盖全平台全时段,知名速食品牌“海福盛”推出淮南牛肉汤单品并上线热卖,淮南牛肉汤产业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变,方能创新;变,方能发展。从“特色产品”壮大为“规模商品”,从“地域名品”转化为“文旅潮品”,对于淮南牛肉汤产业而言,在变化中与时俱进、永不停步,才能把牛肉汤真正做成金字招牌,由地方小吃向中华美食转变。

“不变”的是坚守决心、坚持恒心、坚定信心

“南北奔波数千里,未进淮南闻汤香”的情愫,赓续着“一味解乡愁”的极简温暖。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淮南市将绿色农产品产业列入新兴产业范畴,发展淮南牛肉汤当仁不让。在不变的追求中,淮南市委、市政府发展淮南牛肉汤产业的决心没有变,信心更没有变。

近年来,淮南市制定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规划、淮南牛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成立了淮南牛肉汤领导专班和产业发展协会,制定了13条政策,市财政每年拿出3500万元到4000万元资金,支持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淮南牛肉汤都是一道地方小吃,没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商标、统一的安全体系,口味各异,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淮南牛肉汤集体商标已经注册,《淮南牛肉汤》《淮南牛肉汤原料质量要求》《淮南牛肉汤生产技术规程》等11项团体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淮南牛肉汤预制包装食品加工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正在申报中。”淮南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李宝云告诉记者。

针对淮南牛肉汤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的困境,近年来,淮南市加快龙头企业引育力度,打造了安徽旭咚食品、安徽淮农食品、安徽白蓝集团等产业旗舰,推出桶装方便型、速冻型淮南牛肉汤。

“家乡的味道真地道!”10月12日,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软件园的“淮乡牛”淮南牛肉汤实体店里,在上海打拼多年的淮南人卢猛对记忆中的味道赞不绝口。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