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待遇“精准找人” “免申即享”排忧解难

本报记者 贾 静

版次:01  2024年10月15日

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我市特殊人群医保待遇享受更加高效、更加便捷。

家住寿县正阳关镇的郑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其因女儿患白血病医疗费用巨大,郑先生一家被民政部门认定为低保对象。经过乡镇经办人员初审后,材料被送至医保中心办理医疗救助追溯报销。在郑先生提供的材料中,工作人员发现郑先生的女儿在前往北京住院前办理了转院手续,有纸质转院单,但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却发现转院信息无效,初步怀疑是出院以后补办的转院手续,按照医疗救助政策要求,未办理合规转院手续的不享受医疗救助。工作人员联系乡镇经办人员告知情况后,郑先生随后就打来了电话询问情况,眼看着花费几十万的结算单无法报销医疗救助,郑先生心急如焚。工作人员耐心安抚郑先生情绪并询问当初如何办理的转院事宜,郑先生却说不清楚,表示转院手续是亲戚帮忙代办的,自己一直陪同女儿看病,不清楚具体情况。工作人员当即记下了郑先生手机号,告知他核实清楚后会给他回复,随后核实转院信息,发现郑先生的女儿转院信息之所以无效,是因为郑先生女儿在入院后发现需要持续住院,办理了两次转院手续,但医院工作人员在系统内并没有将两条住院信息合并,而是新增了一条转院信息,导致系统内显示住院信息无效且住院时间衔接不上。在查明事实后,工作人员即刻在系统进行了医疗救助结算。

“免申即享”的医保政策和及时高效的医保服务,给郑先生送来了暖心的慰藉。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医保领域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是我市医保部门矢志追求的目标。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市医保局推动多项服务“一网通办”,医疗救助、生育津贴及8种门诊慢特病实现“免申即享”,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切实缓解患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有效防止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市医保局通过与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比对机制,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建立特殊人群身份动态维护机制,定期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医报销情况进行分析监测,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精准匹配人员享受政策,通过“数据找人”“人政智配”实现医疗救助对象享受到基本医保参保资助和医疗救助的帮扶政策。截至目前,2024年资助参保人数21.24万人,累计资助参保金额7764.91万元,参保率达99%以上,实现应保尽保。截至9月底,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医疗救助结算27.04万人次,医疗救助结算金额1.1亿元,实现应救尽救。

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我市凡符合享受生育津贴条件的参保女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享受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后,医院将生育结算信息即时推送到医保经办系统,生育女职工无需传统的材料申请等手续,生育津贴经核定后直接发放到生育女职工的个人社保卡(银行卡)。今年6月,市医保局对全市相关定点医疗机构及各级医保经办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全覆盖督查,要求结算窗口张贴“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显著标识,截至目前,“免申即享”累计拨付生育津贴1310人次,拨付生育津贴费用共2635.36万元。

慢病待遇“免申即享”。对帕金森综合症、先天性免疫蛋白缺乏症、心脏冠脉搭桥术后、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器官移植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按照“政策找人”的思路,参保群众出院结算后,市医保局将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结算且诊断明确的就诊记录作为门诊慢特病认定材料,直接认定相应的病种,并以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告知参保群众,整个办理过程“零跑路”、资料“零提交”便可及时享受相关待遇。截至目前,全市共804人次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免申即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