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游客在旅游中不仅能领略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也能体验美好生活。”淮南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花璇告诉记者,寿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旅产业既服务美好生活,又促进经济发展。
今年5月起,寿州古城逐步推出一系列富有创意与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如:“寿州福娃”“淮南王的豆腐”食品系列,“寿州豆乳奶茶”“春申君的下午茶”文创饮品系列,以及最近推出的“鄂君启金节通关文牒”纪念品等,不仅丰富了旅游商品市场,更彰显了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刚进入古城,就领到了‘鄂君启金节通关文牒’,我们边游古城,边寻找战国七国驿站,进行打卡盖章。”国庆期间,文博打卡让来自合肥的游客张欣一秒入戏,他向记者感慨,寿县的文创产品很精美。
从上半年的异军突起,到下半年的孵化出圈,寿县文旅产业正在崭露头角。“寿州豆乳奶茶”“春申君的下午茶”“NPC导览剧”“NPC沉浸式导游”“开发定制的街头戏剧”“鄂君启金节通关文牒”等新型旅游产品,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与市民的关注与好评。
一口大救驾、一杯春申君的下午茶,串联起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来自江苏的游客何闽旭说:“老人想看看古城墙,小孩想看演出,我想坐下喝杯奶茶,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但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当“芈月”变身导游,带着游客逛游古城,在游客的惊喜之余,也带动了古城汉服热。结合楚风汉韵的历史文化,寿县以汉服为主要表现形式,打响了“穿着汉服游寿州”品牌,将国家文化历史名城的“文化质感”进行了完美诠释。
国庆期间,寿县吸引了大量追求宁静美景与休闲放松的游客,也带动了文旅产业日渐红火,NPC导览、文创馆、护城河游船、民宿等文旅项目收入近百万元。
“网红”变“长红”,深耕服务更需“倾心”
立秋后,寿县在习习凉风中悄然换上了迷人的夜装——国庆青春歌会、国庆综艺晚会、篝火电音狂欢夜……一叶知秋、谋定后动,寿县文旅火爆的背后,是政府牵引与市场主导的“双向奔赴”。
从首届“安丰塘杯”龙舟赛、首届“寿州杯”中外拳王争霸赛,到江淮美食嘉年华、古城“嫦娥奔月”,寿县精心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不断引发关注热度,这些创新的文化旅游模式,为游客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文旅体验。
但随着游客需求更多元化、个性化,文旅消费场景不断突破“边界”,客源地、目的地也更加多元,广大游客消费需求的变化,正在倒逼从业者以全新的理念看待今天的文旅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门看世界的人越来越多,旅游已经从单纯的‘走马观花’发展至带有社交属性的活动。”寿州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张传年表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引入各个文旅领域的国内一线团队,共建寿县文旅品牌。
作为800年楚国的最后一个迁都地,寿县承载着楚文化的大成,尤其是随着淮南武王墩墓重大考古发掘的推进,更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寿县。
对于寿县来说,想提升城市品牌、赢得人才和投资青睐,还需打好楚文化牌,思考如何从“网红”到“长红”、让“流量”变“留量”。
在国庆假期之后的文旅复盘中,寿县在吃住行、游购娱和工作保障等方面找短板、寻差距,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对于游客而言,旅游的本质是对未知的探索、对生活的热爱;对景区而言,不仅要“始于颜值”,更要“敬于才华”,为游客提供文化植根于身心的体验。
作为县域旅游目的地,寿县应基于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以特色楚文化赋能景区,打造差异化产品,形成竞争壁垒;从细节上提升食、住、行、游、购等服务;持续推出“影视+文旅”“演出+文旅”“节庆+文旅”等新玩法,在文旅产品与游客、网友的互动中迭代升级,促进社会资本和商户服务加大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国庆假期文旅市场十分火爆,但相比‘人挤人’的热闹,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停下来,才是带动消费的关键。”在寿县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寿县文旅想要为游客呈现哪些内容、想给游客带来怎样的体验感,是未来需要深耕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