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的内涵探究

胡业生

版次:A03  2024年09月29日

思政一体化教育是指根据思政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目标,以整体性教学思维贯通各阶段人才成长全过程。一体化的内涵是人才成长要始终保持方向的科学性、价值塑性的连贯性、培养机制的持续性,久久为功,百年树人。尊重这个办学规律,要洞察底层逻辑和价值输出的标准,做到一以贯之。

目标一体化

要制定统一的指导纲要。相关部门应制定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的指导纲要,明确各学段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基本遵循。要加强目标的衔接与细化,各学段应根据指导纲要,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细化和衔接教育目标,确保目标的连贯性和递进性。例如,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朴素情感,中学阶段则可以深化为对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大学阶段就要上升到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内容一体化

要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整合大、中、小学思政教材,构建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课程体系。在内容编排上要避免重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要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时事热点等纳入课程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此外,还要注重开发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各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办学特色等开发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例如,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

方法一体化

要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项目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要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大、中、小学思政教师一体化培训机制,通过集中培训、校际交流、跟岗实习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应涵盖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家庭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社会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教育平台,共同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评价一体化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等各方面的表现。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思政教育的效果。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同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总而言之,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实现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方法一体化和评价一体化,构建一个贯通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政教育体系,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系统,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本文系安徽省重大教改阶段性成果课题“基于OBE逻辑框架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系蚌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