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科创基地到综合性示范基地

——淮南水滴空间三年“蝶变”之路

版次:A04  2024年09月28日

三年风雨兼程,三年春华秋实。

自2021年10月正式落户淮南高新区智慧谷,水滴空间始终坚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初心,始终牢记“点亮少年儿童科技梦想”使命,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积极加强产品研发、推出优质资源、做强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校外劳动科创实践教育课程,全力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示范性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三年来,水滴空间找准特色发展之道,强化专业性、主题性、开放性,有效应对“先天不足”的制约和“成长的烦恼”,不断放大优势,实现了从单一走向综合、从校外走向校内、从学生走向师生的精彩“蝶变”!

筑牢“一”个特色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在校外综合实践的探索道路上,水滴空间紧扣“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突出“劳动+科创”特点,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特色,集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平台。

走进水滴空间,淮南非遗馆、航天科技馆、星际学堂、手工坊、木工坊等各类场馆琳琅满目、宽敞明亮,3D打印、VR遨游、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乐高课堂、无人机、太空育种等融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科创课程及配套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手指轻点屏幕就能俯瞰广袤无垠的浩瀚宇宙……”“轻轻一画,心中创意即可三维呈现……”“用掌控板连接机器人,让其发出美妙的音乐……”“手拿北斗精灵在宽阔自然天地中无限探索……”“挖掘土壤种植,实现太空育种……”在水滴空间,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浩瀚宇宙的无穷魅力,也能体会淮南非遗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让不同学段的孩子感受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创劳动体验。

三年来,水滴空间劳动教育科创基地累计接待200余所学校6万多名中小学生。先后承办了“安徽省中小学劳动骨干教师培训班”“淮南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淮南市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班”“淮南市初中生物学科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班”“淮南市重点幼儿园园长集训班”“淮南卓越乡村教师培训班”等20余场次的师资培训。

目前,基地已被授牌为“安徽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业基地”“淮南市海外联谊会创新创业基地”“淮南市劳动教育科创基地”“淮南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南市科普教育基地”“淮南子文化传承地”“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校外实践基地”“淮南师范学院青少年科创实践基地”及“淮南高新区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淮南日报社小记者实践基地”等。

做好“1+X”文章

“从无到有”是开拓,“从有到优”是创新。

针对当前校外实践基地发展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差异化发展意识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局限,水滴空间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在强化科创特色的同时,不断盘活各类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做好“X”拓展大文章。通过与各类校外教育资源联动互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全新布局造“形”、规范标准强“基”、挖掘特色铸“魂”、全面保障壮“骨”,开发具有本土化、特色化的“核心—领域—模块—项目”的学生实践课程体系,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活动优化结构、加快创新发展。

2023年,水滴空间与淮南东辰集团创大公司旗下的东辰生态园达成战略合作,“水滴空间·东辰园”正式成为水滴空间品牌下的户外实践基地。在水滴空间专业化运营下,水滴空间·东辰园以“户外探索”全新模块为主,发挥东辰生态园煤炭工业、生态治理、现代农业的优势,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劳动实践场域,构建特色鲜明、层次多样、内涵丰富的户外综合实践基地群。水滴空间推动的联动合作,为全市校外实践基地探索了特色区域化、经营差异化、课程集群化、发展一体化等建设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传统的“学工学农”相比,现如今的“工”与“农”早已科技化、智能化。水滴空间在服务教育的同时,正积极构划以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探索以智慧大棚、智能灌溉系统、太空育种等多样化的智慧农业技术手段,打造特色乡村劳动教育基地,通过示范效应,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共同迈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动力。

水滴空间运营模式被省市相关领导誉为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的教育新业态,是“双减”政策下的重要支撑结构,是淮南典范。

从“校外”向“校内”延伸

变革才能突破,创新才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强化校内外有效衔接、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水滴空间打破校内外“时”“空”隔绝,积极从“校外”向“校内”延伸,以改革创新激活发展的一池春水,探索新时代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的“水滴模式”。

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特色发展要求,水滴空间发挥专业化优势,为不同学校量身打造“农耕园”“非遗坊”“五味园”“立方馆”等综合实践场域,助力中小学校特色发展。携手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打造“二十四节气”特色校本课程,并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PBL项目式学习。通过PBL项目式教学设计,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多学科融合,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和自发探索的氛围中汲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入中小学开展航天社团课程服务,通过一系列航天课程开展,让学生们沉浸式参与太空任务,带领同学们感受科技的魅力,体验宇宙之浩瀚。2024年全国科普日前后,水滴空间连续开展了十余场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科学魔法秀、VR、无人机等展示,播撒科技种子,让科普之光在校园绽放。

秋光为序,筑梦启航。未来道路上,水滴空间正蓄势待发,创新“劳动+科创”专业师资培养、评价评估体系,打造育人新阵地等载体,强化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行业的功能定位,积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校外综合实践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