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

擦亮“实验”品牌 描绘“壮美”画卷

版次:A02  2024年09月2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三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毛集实验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频,“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动能更加充沛,“新”的特质更加鲜明。近三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8.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1.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8亿元。

聚焦六位一体,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组建了“2+1”产业招商专班,实施“驻点+专班+载体+商(协)会+中介+基金”六位一体招商模式,聚焦头部企业和上海、浙江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参与“投资安徽行”2024年主旨大会和“投资安徽行进皖北”系列活动。2023年度,全区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额2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6%。今年上半年,累计外出招商39次,完成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基地等新签约项目数14个,总投资24.09亿元。

聚焦项目投资,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目前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63个,总投资196.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82亿元,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今年以来,年产10万吨聚葡萄糖、十号胡同预制菜研发生产、年产500万米纳米纤维膜及纳米级汽车滤材等7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成投产;10GW异质结叠层高效电池生产基地、年产500万只乘用车轮毂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近三年,完成工业投资22亿元。

聚焦强农富民,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补充耕地53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近三年小麦总产15.79万吨;下达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38亿元,批复项目65个,开工率100%。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扩面提质增效,全程托管面积4.5万亩以上。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共25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8个。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落实“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要求,建设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个。

聚焦锻长补短,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大力推进电商产业发展,白蓝集团、忠辉食品、夏集贡圆等30多家企业开展电商业务。联合京东公司不断完善物流产业园策划方案,对物流产业园设施配套、开发利用、政策争取、招商运营等方面做进一步优化。精心组织开展竹排清歌、渔家大碗茶等各类文旅活动,成功举办中国淮南焦岗湖湖畔美食节、第三届龙舟文化节暨长三角城际龙舟邀请赛,假日经济活力进一步激发。世纪缘酒店、维也纳酒店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旅游接待能力将大幅提升。近三年,全区围绕打造“淮河流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的定位,用好焦岗湖湿地资源,接待游客386万人次、旅游收入16.2亿元。

聚焦效能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设置综合窗口30个,涉及事项200余项。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开办涉企服务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错时延时服务,做好事项审批工作承接。12345平台作用发挥明显,有效解决群众诉求2900余件。及时摸排收办企业诉求问题200余件,均已全部办结。上半年,我区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成绩排名全市第二。

聚焦宜居宜业,城市更新加快实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毛集海青商贸城、文商城商业片区、曹集老街、鹏程天下商业综合体城市更新建设和街区风貌提升。城市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近三年,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个,建设安置房313套,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774套。凤毛快速通道10月1日实现通车,新建停车泊位51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10个,充电接口220个,新建维修健身点55个,新增口袋体育公园2个,新增健身步道4公里。

聚焦群众所盼,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有力有序推动45项民生实事实施,近三年民生实事实际拨付资金6.5亿元。建设“三公里”就业社区8个,城镇新增就业3483人。毛集人民医院正式与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全区完成适龄儿童窝沟封闭3294人,完成校园建设提升项目7个,校舍维修项目17个。持续完善“民声呼应”平台体系,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上半年,全区《民声呼应》问题办理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二。

聚焦风险防范,平安建设有力有序。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协调机制,精准排查各行业领域风险点位,逐项制定防控化解措施。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成功调解228件,调解成功率98.35%。化解赴省进京上访5批5人次。上半年全区网信总量同比下降43%。全区信访部门、责任单位及时受理率均为100%,按期办结率100%。根治欠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上半年,共核查办结欠薪案件19件,涉及144人,涉及资金170万元。

聚焦主责主业,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始终将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与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读书班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和书记上党课,推动党员干部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建设,发挥好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作用,大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 本报记者 刘银昌)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毛集实验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淮河流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一城四区”。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为引领,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品质优良的淮河之畔一流小城市;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区联创”为引领,建设安徽一流、长三角知名的文化旅游度假区;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引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融入长三角和合肥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理念先进、制度先进、治理先进的改革创新活力区;以深化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引领,建设城湖共生、水乡特色、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样板区;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建设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