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制造九一八事变始末

本报通讯员 殷 颖

版次:01  2024年09月18日

逐渐膨胀的侵略野心

日本在甲午战争获胜后,侵略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在中国东北设立殖民机构,建立关东军,对东北进行全面的政治、军事控制和经济掠夺。其中,成立于1906年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7年将总部从东京迁往我国大连,并正式开业,下设调查部、总务部、运输部、矿业部及地方部等。表面是经办铁路、开发煤矿、发展畜牧业的民营公司,实际是日本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为日军侵略行为搜集情报的间谍机构,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刺探情报、策划暗杀、后勤补给、直接参战等方面为日本军国主义扩张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分割满蒙、扩张在华权益的《对华政策纲要》,会后起草奏折呈送天皇,确立了“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侵华策略。但在实现目标的方式上,军部主张靠关东军武力解决,田中主张依赖张作霖充当傀儡和代理人,二者产生严重分歧。据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自述:“张作霖曾受日本培养,但却忘恩负义,接近英、美,从事排日运动,真是岂有此理。日本满蒙政策的最大眼中钉就是张作霖”,“干掉头子。除此之外,没有解决满洲问题的第二条路。只要干掉张作霖就行。”([日]河本大作:《我杀死了张作霖》)

于是,河本大作独立策划了“皇姑屯阴谋”,以炸死张作霖为契机制造动乱,关东军以维持社会治安的名义占领满洲。1928年6月4日清晨,张作霖乘坐的专列于沈阳近郊皇姑屯被炸碎,张作霖不治身亡。“皇姑屯事件”发生后,日本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宣布河本大作被解职。但实际上,日本军部对河本极为欣赏,让他在离职前,推荐具有谋略和胆识的继任者,以便继续推进侵占东北的计划。“皇姑屯事件”不仅为九一八事变提供了行动方式,也提供了行动骨干。在九一八事变中起关键作用的日本军官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都受河本大作举荐,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1930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面临资源匮乏和市场狭窄的困境,政治、经济压力激增。为了转移日益尖锐的国内矛盾,日本加速武力侵华的步伐。日本政府的军费开支在1928~1929年比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一年)增长了159.1%;1932年,剧增为1913年的343.9%([日]井上清等著:《日本近代史》)。

蓄谋已久的周密计划

截至1931年,在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的支持下,石原莞尔以参谋旅行的名义,多次到东北各要地开展军事侦察活动,刺探当地地形和军队部署。通过一系列实地侦察,日本关东军详细制订出攻占沈阳、哈尔滨、锦州等城市的作战方案,并频繁在北大营(位于沈阳城北,是东北军的重要驻地及训练场所)附近组织进攻北大营、兵工厂和攻占沈阳全城等具有明确针对性的实兵军事演习,其实战意图已十分明显。

1931年7月,两门重型榴弹炮被秘密运抵沈阳,准备用于攻打北大营和奉天飞机场。日本又于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多起事端,如“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可见,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关键步骤,其狼子野心暴露得一览无余。

满铁为日本关东军提供了充足的情报,以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为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鲸吞中国做足了准备。在其积极协助下,中层军官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和花谷正等人了解到由满铁控制的南满铁路柳条湖段恰好位于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南方800米。此处偏僻静谧,人口稀少,方圆几公里多为沼泽地,没有护身的遮掩,便于野外作战。于是制定了在柳条湖炸毁铁路的详细计划。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