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晴是我外孙女的中国名字,才三个月我就开始带她。哼的儿歌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讲的童话是“哪吒闹海”,看的动画是“小蝌蚪找妈妈”。
那年夏天,晴晴从美国回来,动不动就是麦当劳、肯德基;有时候,她仰起头来,很认真地说,奶奶呀,你们合肥比我们美国还漂亮哇。我会很认真听她说话,不埋怨她的“我们,你们”之分。有时候我说夏威夷也很好玩哇,她会急急抢白,奶奶你错了,不是夏威夷,是好哇夷,弄得我忍俊不禁。
那次到植物园,满园的荷花可是她从没有见过。微风一吹,就像大大小小的孩子跳舞一样,热闹非凡。孩子特别兴奋,嚷嚷:“呀呀,看看,宝莲灯!”,园工也被感染,立马采了两支红白荷花递给她:“这就是家乡的宝莲灯呢,晚上能照亮路!”孩子对这美丽的童话,信以为真,宝贝一样捧着,一刻也不舍得放下。由于手掌的热气,身上的温度,又离开了水,花苞还没有到家就已经焉了。那个哭呀,眼泪一直啪啪地掉。晚上自然还是不愿意放手,梦想荷花能像哪吒复活一样重新鲜亮起来。
她回美国的时候,我送了几粒莲子。告诉她,等你长大了,再去种它。那时宝莲灯就会永远亮堂堂的,像你看的动画片一样,大放红光。不知道良苦用心能不能奏效,但,后来孩子参加了美国的小小天才赛,画的就是她心目中的荷花灯!一红一白,光芒四射,被老师张贴在墙上,逗得老外家长们个个称奇。
闹腾的是,从那以后,越洋电话的铃声不断:“奶奶,我现在能不能种莲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