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如何护理

李 娟

版次:A03  2024年09月09日

在医学研究领域,有的女性在突然打个喷嚏、咳嗽或大笑时,会出现漏尿的情况,严重者在站立、行走,甚至卧位时也会出现尿失禁,这是压力性尿失禁的表现。事实上,每个生过孩子的女性都可能患有此病,更年期以后,随着雌激素减退,尿道及周围盆底肌肉萎缩,更容易引起尿失禁。本文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知识。

一、 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

1.生育:生育会损伤各肌肉群,胎次与尿失禁呈正相关,阴道分娩比剖宫产更易发生尿失禁,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催产素等加快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会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

2.年龄:随着年龄增大会出现盆底肌肉松弛、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及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粘膜萎缩等。

3.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可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

4.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长时间腹压增加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几率显著增加。

5.其他:吸烟、慢性疾病、遗传因素等也都会使盆底功能受损。

二、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慢性咳嗽者:由于不断咳嗽导致腹压增加,从而损伤盆底肌肉及管控尿液的机制。

2.过于肥胖者:内脏的器官过于沉重,对盆底肌肉的压迫,可能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3.遗传骨盆结构宽大者。

4.年龄大的女性:年龄的增加,雌激素水平会下降。

5.多次顺产史的女性。

三、压力性尿失禁分度

1.轻度:指尿失禁常发生在咳嗽,打喷嚏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使用尿垫。

2.中度:指尿失禁常发生在跑步、跳绳、快走或大笑等日常活动时,患者一般需使用尿垫。

3.重度:指尿失禁常发生在轻微活动,从平卧起床或从坐位站立时,患者需长期使用尿垫。

四、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1.会阴部肌肉锻炼:对于漏尿较轻微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会阴部收缩锻炼,如抬高臀部、收缩肛门等,可以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2.行为治疗:又称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体重指数大的患者减轻体重、戒烟、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和减少增加腹压的活动;治疗原发病,如便秘、咳嗽等慢性腹压增高疾病;盆底电刺激治疗,通过增加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尿道关闭压来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3.药物治疗:因为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有效,应在医嘱下选择合适自己的药物。药物治疗可减少患者漏尿次数、提高生活质量。使用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于轻、中度患者,其作用主要为通过增强尿道平滑肌收缩力来增加尿道阻力,以达到增强控尿能力的目的。

4.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依从性差、不能耐受或有手术指征且不想再继续观察的患者可选择手术,中重度患者及合并盆腔脏器脱垂需行盆底手术者可直接选择手术治疗,可行如阴道前壁修补术、耻骨后膀胱颈尿道悬吊术、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经闭孔尿道悬吊术。

五、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

1.心理护理:尿失禁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活动能力减弱,自尊心易受到伤害,易出现对别人不信任、固执,严重者情绪低落、焦虑,产生孤独感。要耐心、和蔼、不厌其烦,用良好的护理语言和行为激起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2.盆底肌肉锻炼:又称凯格尔运动,患者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群进行向心性收缩,以唤醒盆底损伤的神经肌肉功能,促进盆底肌肌力和张力的恢复,为膀胱颈和尿道提供有效的结构支撑,具体方法是依次收缩、放松盆底肌肉5秒左右,重复20至30分钟,每日3次,连续训练10至12周,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不同时间、强度、频率的训练方案。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骨盆整体或骶髂关节稳定性可能对凯格尔运动治疗效果的影响。

3.协助患者排尿:观察患者的排尿反应协助患者排尿。要教导患者使用便器,调整便于患者活动的环境,如:便器应放在便于取用的地方。帮助穿脱衣裤困难的患者,尽量穿简单易脱的衣裤。慎重导尿,必要时使用无菌间歇导尿,尽可能避免留置导尿,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4.保持皮肤清洁:尿液刺激皮肤就会使得皮肤出现各种炎症,加上尿液中的氨对皮肤的刺激作用非常严重,引起皮疹、失禁性皮炎,所以要做好皮炎的预防和护理。如保持皮肤的清洁以及干燥,勤换衣服以及床单,皮肤可涂些油膏保护。

5.适当运动:患者对于蹦跳等运动需要适当控制,蹦跳或快走等会增加腹压,从而加重尿失禁的症状。

六.压力性尿失禁的自我保健

1.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可能会引起膀胱过度活动而加重病情。此外吸烟引起的慢性咳嗽,会造成腹压增加。

2.忌口:忌酒、忌咖啡、忌食辛辣,这类食品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

3.加强护理:身着便装,减少障碍物,保持会阴干燥等,避免尿道口感染。

4.适量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至2000毫升。白天不要过度限制饮水量,但要求患者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下午4时以后,适度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此外,饮水过少会增加尿路感染、尿路结石、便秘和脱水的风险。

5.慎用药物:慎用影响膀胱排空、引起水肿、导致认知改变等药物以及利尿药等。

6.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败、压力和烦恼,学会自己调节心境和情绪。

压力性尿失禁并不可怕,须给予患者足够的重视和关爱。护理上要格外重视此类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适时的心理疏导,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也应注重自我保健,力争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系六安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