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闵行区空间信息产业集群成功入榜。继去年基因产业集群上榜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后,闵行区再添一项国家级荣誉。
据悉,闵行区空间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推进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闵行区集聚了利正卫星、埃依斯科技、航天电源等链主企业近20家,龙头企业15家。2023年,营业收入达122.36亿元,连续三年始终保持16%以上增长,中小企业数量112家,专精特新企业34家,“小巨人”企业4家。2021至2023年集群中小企业主持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量37项,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491个,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91个。
闵行区空间信息产业已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生态体系,产业链强链补链优势不断显现。目前集群形成了上游为复合材料及轻量化合金、精密加工及特种焊接、光伏组件及氢能,中游为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总装设计、下游为遥感数据及导航通信等卫星应用全产业链,并以储能用电池及系统检测、高分遥感技术创新等产业链企业,创建了12个创新联合体。按照“4+4”合作模式,协同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推进产学研用科技协同创新项目达50个,以及产业合作项目37个。依托链主企业,带动了黎明瑞达、杭和智能等110余家,涉及未来材料与能源、卫星应用、总装设计等一批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闵行区空间信息产业集群建立了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治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依托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制度,开展常态化、制度化企业走访,实行“一企一档”管理跟踪服务,建立“有求必应”动态需求管理。根据集群中小企业不同需求,搭建中小企业服务专业化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企业工作站,助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筹建“商业航天产业联盟”。
下一步,闵行区空间信息产业集群将围绕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火箭研发发射一体化服务能力和产业卫星批量化制造能力,增强研制创新能力和平台研发实力,加强突破性技术攻关和专业化协同服务。同时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联动服务机制,引导更多资源向空间信息产业领域集聚,着力打造空间信息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
(据9月6日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