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构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防护林”

——八公山区“护苗”行动扎实有力

版次:A01  2024年09月04日

本报记者 贾 静

让每一位未成年人茁壮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在刚刚过去的暑期,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到全力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再到细致用心地关注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八公山区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全区“护苗”工作扎实有力,构筑起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林”。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守护健康校园

暑期前后,八公山区市场监管、教体、卫健等部门对辖区学校食堂开展全覆盖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查看了学校食堂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留样情况、食品台账建立、落实进货查验制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督促各学校食堂进一步配齐配全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防制设施设备,规范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规范大宗食材采购。共计发现食品风险隐患问题32条并责令整改,立案一起。

该区还对暑期幼儿园托幼班开展一轮突击检查。重点围绕幼儿园托幼班证照齐全、相关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供应商资质、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食品留样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环境卫生及设施设备开展检查,查看食堂操作间、就餐场所等环境卫生状况是否符合要求,“三防”设施是否到位,消毒柜、留样柜、冷藏冷冻设备等能否正常使用。共检查17家幼儿园托幼班,发现食品风险隐患问题19条,均已责令整改。

“绿书签”营造清朗文化环境

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八公山区各基层站点利用“暑期托管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护苗2024绿书签”宣传活动共计40余场,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暑期阅读习惯,提高青少年对非法出版物的认识,切实筑牢“护苗”防护墙。

新庄孜街道治东社区开展“党建引领护苗路,治东绿书签在行动”宣传活动,志愿者通过趣味游戏、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讲解非法出版物、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选择有益的图书和网络资源。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对“护苗绿书签”行动的认识。

小刘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主题绘画活动,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生动风趣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扫黄打非”小知识和“护苗”小常识,教会他们如何辨别盗版书籍,引导他们自觉抵制文化垃圾。讲解结束后,志愿者给孩子们发放水彩笔和纸,鼓励他们大胆创作,以绘画的方式展示自己心中的“护苗——绿书签”,通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扫黄打非——护苗”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孩子们辨别“黄”“非”的能力。

“心声驿站”疏导心理解心结

8月27日,9岁女孩王某在母亲的陪伴下,走进八公山区妇联“心声驿站”。在驿站里,专业人员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帮助孩子打开了心结。

八公山区妇联主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暑期参加了农村儿童心理团辅、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依托“心声驿站”心理咨询室等阵地,开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法治守护“半边天”、家庭教育宣传周等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心声驿站”创新服务妇女儿童模式,采用“妇干+心理咨询师+巾帼志愿者”多方联动的方式提供服务,除了进行心理咨询外,还重点针对妇女儿童及家庭面临的个人情感、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青少年成长等实际问题建立个案服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不久前,因学习问题,居民赵某与正读高三的儿子关系紧张。赵某认为孩子学习不够努力,孩子面对母亲的高要求心理压力大,母子矛盾不断累积并最终爆发。

“母子能有多大矛盾啊。来来来,母亲先去休息一会儿,儿子到我办公室来,咱俩先唠唠……”“心声驿站”咨询师钱桂月先将母子俩分开,再分别劝导。围绕“案情了解、寻找纠纷化解的突破口、开展调解工作和后续跟踪”4个环节,耐心倾听、理性分析,最终找到中间值,引导双方良性沟通,将心比心,达成和解。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帮助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咨询师吴蓉告诉记者,有一位居民因工作繁忙疏于教育孩子,孩子脾气暴躁、不服管教,家长苦恼万分。她与孩子进行了两次会谈,通过谈话、色彩性格分析,快速了解孩子性格特点,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在其不抵触的情况下给予建议和方法,孩子最终欣然接受。

据了解,2023年,八公山区“心声驿站”心理咨询室“亲子关系纠纷调解案”,获评淮南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优秀调解案例。广大巾帼志愿者以心灵关怀为纽带,维护妇女儿童心理健康,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