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具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是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也是整个民族的精神之魂。而教育本身就发挥着引领价值观的作用,高校教育更是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品德高尚、综合素质优秀的时代新人。因此,研究“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落实路径较少,落实成果不够丰富;二是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难以聚焦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教师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取得有效的教育成果。面对这样的问题,高校需要从“大思政”的角度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程都发挥出其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名学生心中。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高校要以特色校园文化熏陶浸润,助力大学生逐梦前行。“大思政”视域下,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到高校中,形成一种文化熏陶,就需要发挥特色校园文化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每所高校在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均较为重视校园文化的养成,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高校要以校园文化为抓手,通过文化熏陶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具体而言,其一,要挖掘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内在联系。高校可以从自身的历史发展、学科特色、校园精神等多方面入手,汲取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内在联系的营养元素,并且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一定的理论观念、价值体系,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进行学习和生活,潜移默化中就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有利于高校培养出政治思想品德良好、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其二,依托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舆论宣传,从而将其合理融入到校园文化中。高校师生可以借助文化活动和专题活动平台,交流讨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引导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和行为指引,推动自身价值的实现。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发挥媒介的优势作用,开展宣传工作。将学校开设的报刊、网络平台、公众号等媒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平台,扩大宣传范围,丰富宣传路径,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高校要以全面有效的教学实践,促进大学生乐学善思。高校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到所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而言,其一,高校要实现全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要关注思政课程,也要发挥其他专业课程的育人实践功能,将思政课和专业课都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明确所授课程的特点,并在充分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及其实质的基础上,积极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并以合理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全课程育人和全员育人。其二,教师应以教育教学规律为遵循,以学生特点为依据,以教学育人为目的,以课本内容为基础,不断丰富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增添一些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事例以丰富教育教学素材,发挥事例中榜样的示范作用,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身日常行为。
高校要以丰富真实的实践体验,提升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思政”视域下,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让学生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切身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其一,高校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构建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高校可以通过宣讲会、讲座、研讨会等校内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校外实践活动,构建多层次、多目标的实践教育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学生会有更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形成和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高校要发挥校内基层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一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党团主题教育,基于这些活动以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学子内化政治信念和道德涵养、外化政治行为和自觉行动、塑造坚定政治信仰和灵魂命脉的指明灯。“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高校有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全方位有机融入“大思政”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
(本文系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依托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22BDJ007〕和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党建课题“‘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23DJKT-YB01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系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