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唾液中,通过咬伤、抓伤等方式传播给人类。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
一、狂犬病病毒的特点
1.形态结构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病毒呈子弹状,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包膜上有糖蛋白刺突,与病毒的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有关。核衣壳内含有单股负链RNA和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2.生存环境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唾液中,也可以在患病动物的脑脊液、血液等组织中检测到。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热、紫外线、酸、碱等敏感。但在低温条件下,病毒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3.致病机制
狂犬病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通过咬伤、抓伤等伤口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侵入周围神经,沿着神经轴索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量复制,引起脑和脊髓的广泛炎症和坏死,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二、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3个月,短则数天,长则数年。潜伏期的长短与咬伤部位、伤口深浅、病毒数量、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咬伤部位越接近头部、伤口越深、病毒数量越多、患者年龄越小或身体状况越差,潜伏期就越短。
2.前驱期
在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同时伴有伤口周围麻木、疼痛、瘙痒等感觉异常。这些症状通常持续2~4天。
3.兴奋期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进入兴奋期。在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患者对水、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听到水声或看到水的流动就会引起严重的喉部肌肉痉挛,甚至导致呼吸困难。兴奋期一般持续1~3天。
4.麻痹期
兴奋期过后,患者进入麻痹期。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肌肉逐渐松弛,出现肢体瘫痪、眼球运动障碍、面肌麻痹等症状。患者的神志逐渐不清,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麻痹期一般持续6~18小时。
三、狂犬病的诊断
1.病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受伤史,包括咬伤部位、伤口情况、咬伤动物的情况等。同时,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疫苗接种史和既往病史。
2.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可以初步诊断为狂犬病。但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3.实验室检查
(1)病毒抗原检测:可以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血清等标本中检测到狂犬病病毒抗原。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2)病毒核酸检测:可以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血清等标本中检测到狂犬病病毒核酸。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
(3)病毒分离培养:可以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血清等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狂犬病病毒。但病毒分离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技术难度较大,一般不作为常规的诊断方法。
四、狂犬病的治疗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狂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
1.隔离患者
狂犬病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2.对症治疗
(1)控制痉挛:可以使用镇静药物、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痉挛症状。
(2)保持呼吸道通畅:狂犬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狂犬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五、狂犬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1)加强动物管理:对家养宠物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体检和驱虫。对流浪动物进行收容和管理,减少动物间狂犬病的传播。
(2)捕杀患病动物:对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应及时进行捕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2.伤口处理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
(1)冲洗伤口:用20%的肥皂水或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2)消毒伤口: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
(3)避免包扎伤口:伤口应尽量暴露,避免包扎,以利于伤口的引流和排毒。
3.主动免疫
(1)狂犬病疫苗: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有多种类型,如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等。不同类型的疫苗接种程序和剂量可能有所不同,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2)加强免疫:对于曾经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人,如果再次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根据上次接种的时间和伤口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4.被动免疫
(1)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于严重咬伤、咬伤部位在头面部、手部等神经丰富部位的患者,或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的患者,应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中和伤口周围的狂犬病病毒,为疫苗产生抗体争取时间。
(2)抗狂犬病血清:在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抗狂犬病血清。但抗狂犬病血清需要进行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了解狂犬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对动物的管理,避免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单位系唐山市工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