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新面貌革出新活力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淮南样板

——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束学叁

版次:02  2024年08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周 玲

“学深悟透才能心领神会,明确要求才能知所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把握全会精神内涵要义、改革要求,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束学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束学叁说,学习全会精神目的全在于应用,全在于做好结合的文章,全在于指导实践、推动改革。他告诉记者:“对于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来说,就是要对标对表,结合实际,聚焦领域突出矛盾,找准问题症结,‘改’出新面貌,‘革’出新活力,加快美丽淮南建设步伐,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淮南样板。”

束学叁表示,将在推动“三化转型”上着力,让绿色发展“快”起来。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聚焦煤碳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高效利用,抓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重点培育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煤化工循环产业链、煤系固废综合利用等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项目,走出一条高碳城市向低碳发展的转型之路。推动资源利用“循环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做优做强先进光伏、新型储能、氢能产业集群,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以列入省重点合作园区的煤化工园区和凤台经开区为依托,紧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招引一批优质上下游企业向淮南转移聚集。推动污染排放“减量化”。加大技改和等量减量置换,着力削减污染源。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环评源头防控作用,严把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

束学叁说,将在打赢“三大战役”上着力,让环境质量“好”起来。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一是持续攻坚提“气质”。聚焦工业源,巩固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改造,加快推进宏泰钢铁、德邦化工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创A、升B、减C、清D”提级改造;聚焦移动源,加大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营运货车淘汰,有序推进新能源重卡换电项目;聚焦社会源,开展扬尘污染“十达标”“餐饮油烟、恶臭和噪声扰民”专项行动,管控好秸秆禁烧。二是精准防控净“水质”。严格落实“一断一策”,确保19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入河排污口和工业园区污水排查整治,加大焦岗湖、瓦埠湖、高塘湖联防联控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对39个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开展监测。三是源头治理稳“土质”。加强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管理,落实地下水分区管控;以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化处理为导向,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以“生态修复+文旅产业”“生态修复+光伏产业”为抓手,打造采煤沉陷区治理淮南新模式。

束学叁告诉记者,将在健全“三个体系”上着力,让治理能力“强”起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健全环境监测体系。推动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充分利用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补齐织密监测网,推进“空天地”全方位一体化监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全面摸排治风险,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监管化风险,加大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监管力度,依法严肃处理环境违法行为;健全机制控风险,建立生态环境与应急、交通、公安等部门会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应对。健全信用监管体系。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聚焦环境信用评价、信用信息公示等内容,增强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和环境守法意识,推动企业践行“绿色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