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并就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我们将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就业为牵引,深化社会保障、人才发展等体制机制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人社领域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艳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艳景表示,着力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将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围绕我市新兴产业和制造业等重点企业在招用工、技能培训等环节资金需求,制定保障要素奖补实施办法,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依托全市273个充分就业社区,推进“家门口”就业行动,打造“三公里”就业圈。开展“千企进校园 万岗进万家”“招才引智高校行”等专项活动100场以上,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以上。持续开展“2+N”就业招聘活动,推深做实“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推进直播带岗等新技术运用,搭建供需双向选择平台。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开展46项创业专项活动,打造活力充盈的创业淮南。
李艳景告诉记者,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将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精准开展“数据找人”,落实放开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实现更大人群的高质量参保。适时合理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加强基层社保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市11家银行328个网点开展“社银就近办”,打造社保经办“15分钟服务圈”。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强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的全链条监管。
李艳景说,着力打造多层次人才梯队。将以建设人才强市、技能强市为目标,加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育力度,通过深入实施“淮聚万才”行动,组织开展“学科名人”“技能名匠”等选育工作,力争年均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万人以上、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切实打造“淮才可遇”人才品牌。充分发挥博联体作用,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组织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校园”活动,引导高校博士后人才来淮就业创业。实施技能人才培育品牌计划,支持建设技能培训品牌培育基地5家以上。引导技工院校紧密对接我市产业布局,重点扶持急需紧缺人才专业建设,推动淮南技工学校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
李艳景最后说,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将开展“调解仲裁+”工作模式改革,打造“劳动维权+就业帮扶”“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等模式,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劳动保障权益。开展“百名仲裁员进企业”“三送一检”活动,提升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能力。持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强化农民工工资专户、实名制等制度落实,推动标准化管理。畅通维权渠道,加强治欠重点案件调度,加强行刑衔接打击恶意欠薪,强化守法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