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地中海,广袤撒哈拉……作为非洲大陆幅员最为辽阔的国家,阿尔及利亚坐拥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这一优势却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开发。对长期依赖能源出口的阿尔及利亚而言,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助力经济转型,是“新阿尔及利亚”愿景的重要内容。
【产业蛰伏多年】
“你好”“欢迎”“谢谢”……64岁的阿里曾在距首都阿尔及尔60公里的提帕萨古罗马遗址博物馆工作30余年,向中国游客学了几句中文。
据他介绍,虽然提帕萨早在1982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来这里观光的外国游客并不多。这也正是阿尔及利亚旅游业的现状,虽然大多数景点门票价格低至约合人民币几元钱,但是鲜有外国游客到此观光。
签证政策限制了外国游客到来。在全球范围内,只有7个国家的公民可以持普通护照免签进入阿尔及利亚,其中5国还是邻国,另外两国是马来西亚和印度洋岛国塞舌尔。长期以来,办理阿尔及利亚旅游签证以及抵达阿尔及利亚后所需的复杂手续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
新冠疫情暴发前,外国旅游团组入境阿尔及利亚需要阿外交部、旅游部等多个部门审批,还需向警方报备,报批过程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七八个月。此外,尽管阿尔及利亚国内安全形势已有明显好转、恐怖袭击多年未曾发生,但团队游客入境后仍需由警察或宪兵陪同旅行,游览体验不佳。
据记者观察,外国游客在阿尔及利亚“自由行”也不容易。因国土面积大,公路、铁路客运交通水平落后,外国游客在阿旅行大多需乘坐飞机,而乘坐阿境内航班需填写通行卡,像过边检一样接受检查和询问。航班落地后,目的地警方会收走旅客护照登记,与游客确认旅行目的、酒店、行程,有时甚至需要当地人接机方可放行。部分景点则需提前报备才能前往参观。
虽然景点消费低,但相对稀缺的旅游基础设施推高了其他成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阿尔及利亚曾大力发展旅游业,兴建了一批住宿设施。但从动荡的九十年代开始,这个北非国家面临接待能力不足、交通不便等问题。官方数据显示,阿尔及利亚每年仅接待约200万人次外国游客,其中相当数量还是移居海外的阿尔及利亚人子女。
数据显示,2022年阿尔及利亚旅游业收入约为2.19亿美元,而该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950亿美元,旅游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远远低于其北非邻国摩洛哥、突尼斯。
【资源极其丰富】
在阿尔及利亚辽阔的土地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982年,阿尔及利亚就有6处景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尔及尔、奥兰、安纳巴等阿尔及利亚主要城市分布于该国北部地中海沿岸。那里有精致漂亮的法式建筑,也有风格各异的清真寺和教堂。其中,阿尔及尔大清真寺是非洲大陆最大的清真寺,拥有全球最高的265米宣礼塔。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称之为“建筑领域的杰作”。
阿尔及利亚中北部还以丰富的古罗马遗址闻名。提帕萨遗址与海浪为邻,杰米拉遗址与白雪为伴,提姆加德遗址则因整座城市保存完整得到了“北非庞贝”的称号。
再往南就是广阔的沙漠,也是“阿尔及利亚16”旅行社负责人瓦西姆·拉什最为推荐的旅游目的地。首先是盖尔达耶,这座由柏柏尔人建立的千年古城保留了其文化传统和令人惊叹的城市规划。“到盖尔达耶旅行就像回到了过去,”拉什说,“而在更加靠南的贾奈特、塔曼拉塞特等地,游客可以乘车在撒哈拉沙漠里驰骋,欣赏令人叹为观止的日出日落、繁星点点的夜空和8000年前的岩画。”
“这里的一切都非常原生态,这对旅行者来说很宝贵,”会讲6种语言,游历过97个国家的拉什说,“这里的人们真诚、友好,乐于助人、热情好客。”
【期盼八方来客】
近年来,阿尔及利亚政府力求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助力经济可持续增长。当下最引人关注的措施是施行有条件落地签政策。
拉什说,“阿尔及利亚旅行社会提前为游客申请签证,一旦签证签发,我们会向游客发送一份登机许可。抵达后,移民局在检查文件后就会在护照上盖章,游客就可以进入阿尔及利亚。”
据阿尔及利亚旅游部数据,2023年1月至8月,该国南部省份迎来2.6万名游客,以法国、德国、意大利游客居多,其中2500余人通过落地签入境。
2022年,阿尔及利亚时任总理艾伊曼·本·阿卜杜拉赫曼说,期待每年有更多中国游客到访。旅游部办公厅主任阿卜杜勒-哈米德·泰吉尼去年也表示,阿尔及利亚旅游业正努力吸引更多关注,例如中国。目前,中阿双方已签署相关谅解备忘录,中国游客利用落地签赴阿旅游比以往便利得多。
业内人士认为,若想吸引更多外国游客,阿尔及利亚政府还需进一步放宽境内旅行限制,如取消乘坐阿境内航班需填写通行卡等,以改善游客游览体验。
“中国有句古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已21次到过中国的拉什向中国朋友发出体验阿尔及利亚的美景、美食和文化的邀请,“来时是游客,去时是朋友”。
(新华社专特稿 吴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