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一种古老而令人恐惧的疾病,尽管在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下,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防控手段,但它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在这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狂犬病的方方面面,包括其病原学、传播途径、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一、狂犬病的病原学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外形呈子弹状,其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这种病毒具有高度的嗜神经性,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和脊髓的炎症和功能障碍。
狂犬病病毒的表面蛋白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这些抗原决定簇在病毒的感染、免疫反应和疫苗研发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病毒的基因组相对较小,但编码了多种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共同参与病毒的复制、装配和致病过程。
二、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最常见的感染源是狗,其次是猫、蝙蝠、狐狸、狼等野生动物。在我国,90%以上的狂犬病病例是由狗咬伤引起的。
当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中含有病毒时,通过咬伤或抓伤的伤口,病毒可以进入人体。此外,如果皮肤或黏膜有破损,被感染动物舔舐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狂犬病病毒不会通过完整的皮肤传播,也不会通过空气、水或食物传播。
三、狂犬病的症状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1至3个月,但也有短至1周或长达1年以上的情况。潜伏期的长短与伤口的部位、深度、病毒的数量和毒力以及个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狂犬病的症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和麻痹期。
1.前驱期:在潜伏期过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焦虑、烦躁、恐惧、失眠等精神症状。此外,伤口周围可能会出现麻木、疼痛、瘙痒等异常感觉。
2.急性神经症状期:这是狂犬病最典型的症状阶段,患者会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恐水是狂犬病的特征性表现,患者见到水、听到流水声或喝水时,会引起咽喉部肌肉的痉挛,导致吞咽和呼吸困难。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微风或吹风都可能导致患者面部肌肉痉挛和呼吸困难。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狂躁、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
3.麻痹期:在急性神经症状期过后,患者逐渐进入麻痹期,出现肢体瘫痪、眼球运动障碍、面肌麻痹等症状,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四、狂犬病的诊断
狂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对于有明确动物咬伤或抓伤史,出现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如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诊断相对容易。但在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诊。
实验室检查对于狂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等。此外,血清学检查也可以辅助诊断,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狂犬病病毒抗体,但由于抗体产生较晚,一般不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早期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
五、狂犬病的治疗
目前,狂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痉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但这些治疗措施只能缓解症状,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和死亡的发生。
对于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理,包括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接种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关键措施。
六、狂犬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的管理,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登记注册,限制其活动范围。对流浪犬、猫进行收容和管理,减少其与人群的接触。对于患有狂犬病或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应及时进行隔离、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2.伤口处理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伤口不宜包扎或缝合,除非伤口较大或出血不止。
3.疫苗接种
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vero细胞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等。暴露后预防接种的程序有两种:五针法和“2-1-1”法。五针法是在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疫苗;“2-1-1”法是在第0天接种2剂疫苗(左右上臂三角肌各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疫苗。暴露前预防接种一般在第0、7和21天各接种1剂疫苗。
4.免疫球蛋白注射
对于Ⅲ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污染),除了接种狂犬病疫苗外,还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立即中和伤口周围的病毒,提供被动免疫保护。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但通过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公众应增强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文明养犬,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狂犬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共同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
(作者单位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